心灵之光
首页
推荐
心灵之图
Search
1
师父讲述佛陀伟大的一生|纪念佛陀出家日 20200301 视频开示节选
273 阅读
2
【修心是要把自己修上去,不是要做领导】Zongshu20200829
265 阅读
3
【東方臺制作】《伟大的佛陀》
257 阅读
4
【冤冤相报何时了,有境界的人不要人家还债】Shuohua20161125
244 阅读
5
【東方臺制作】娑婆世界最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视频合集)
236 阅读
默认分类
法会
完整开示
精彩片段
共修组提问
看图腾
节目录音
问答节目
图腾节目
特别开示
观音堂开光
素食分享会
周六联谊会
大日子开示
师父小妙言
珍贵视频
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十一
《白话佛法》一
新加坡共修
2021 专题
2022 专题
2023 专题
2024 专题
2025 专题
210326 缅怀佛陀和净心
220506 缅怀佛陀
220715 纪念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230113 平安吉祥迎新春
240101 佛光普照迎新年
240226 八正道
240520 常见的几种思维障碍
240617 珍爱慧命 戒除网瘾
240701 五戒:戒妄语
240715 心佛一体 皈依自性
240722 生气的因果
240812 戒除自私心
240819 业力
241118 控制杂念
241125 人生八苦
241202 远离对名的执着
241209 情债
241216 用圆满的心平衡世间的不完美
241223 性格与生肖
241230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250106 家和万事兴
250113 守护自己的气场
250120 喜迎新春
250203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210 无常是人生的真谛
250217 改变习气 调整思维
250224 念经是学佛修心的重要环节
250303 中庸处事是智慧
250310 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和对治方法
250324 心经的深意和妙用
250331 承认错误 可以消业障
250407 五大法宝的力量
250414 学佛人如何面对经济困境
250421 远离人间修行的诱惑
250428 不让恶缘转轮回
250512 善观因缘
250519 给学佛人的开示
250526 六波罗蜜之精进
250602 改变人间思维
250609 有智慧的布施
250616 佛缘与根基
250623 业力的影响
250630 不忘自度 方能度人
250707 忍辱的五个层次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721 看清欲望 远离欲望
250728 严格地守好五戒
新加坡-分享交流会
2025 交流会
250615 参加共修和分享会的好处
250622 戒除网瘾
250629 观世音菩萨圣号
250720 命运
250727
250803
博客内容
同修分享
解答来信
专题开示
佛教故事
震撼视频
禅心妙语
紧跟师父向西行
登录
最新发布
2025-01-11
【好心态是幸福的关键】2015 沙巴
Shifu图片 摘自 2015-01-18 卢台长马来西亚 沙巴《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 节选 有一个精神非常忧郁的年轻人坐在咖啡馆的角落里,一个老人看到他很痛苦,走上前去说:“小伙子,你一定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吧?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帮助你。”这个小伙子冷冷地看了老人一眼,他说:“你帮不了我的,老先生,我的问题太多了。”老人说:“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会让你想通。我想带你到一个地方,你能跟我去一次吗?”小伙子答应了,老人家就带着小伙子开车到了郊区,下车之后老人家指着一排墓碑说:“小伙子,你看到了吗?只有在这里的人才会没有问题。我的孩子也是经不起人间的风浪和烦恼,自杀提早离开了人间。”这时候年轻人眉头松了,将自己的难处向老人家一一诉说。人生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到这个人间只是一个过程,要记住,只要你活着,问题永远不会解决,也永远不会断,只有用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才会得到快乐。我们要懂得果报,今世之苦,是上一世没有修好;今世的福报,不要嫉妒别人,是别人上一世积福积德。 只有用佛法的智慧人生,你才会真正地幸福;只有懂因果,你才会生活。如果在报纸上看见有人中了百万大奖,大部分人会想“说不定我也有中奖的机会”,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买彩票;当报纸上看到有人出车祸,大部分人会想“这种倒霉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这就是人性的两大弱点,贪心和侥幸的心理。不学佛的人永远会贪,因为他不知道贪心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愚痴;不学佛的人,会有侥幸的心理活着,认为自己可能不会有问题。 我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是在残害自己的慧根;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才能烦恼去除、痛苦不再。希望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爱惜自己的慧命,我们今天能够活着就是一种福,平安就是福,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人间的缘分。 为何有的人活得很幸福,有的人活得非常痛苦?贪心不满足是恶根,因为我们不满足,我们永远觉得不够。学会几句话对你们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大帮助,经常说“我够了”、“可以了”、“我满足了”,会帮助你排除很多心理障碍;找到每个事情的优点,会帮助你排除每个事情的缺点。 有一个父亲拿出两个苹果给两个孩子,一个很大但是很酸,另一个很小但是很甜。两个孩子是姐妹,姐姐很自私,妹妹很随缘,经常快乐。姐姐吃到大苹果不开心了,“怎么这么酸呢?”妹妹一吃小苹果,“真甜,真开心”。姐姐一把将妹妹的苹果拿来,把大苹果给妹妹,结果姐姐一看:“这么小!”妹妹拿到那个苹果,“真开心,这么大的苹果!”心是靠自我调节的,一个人开心和不开心,都是靠自我调节。同样一件事,你能看到不好事情的优点,就是正能量的心态;如果一个人看谁都讨厌,不管看见谁先找别人的缺点,就是负能量的表现。现在的人要让别人看得顺眼很难,连自己的孩子都看不顺眼、自己的老婆老公也看不顺眼,难啊!因为人的心在不断的运作当中。学佛学法要懂得慈悲之心,看别人都可怜,看别人都是好人,你的心中只有好人;看别人都是坏人,你的心中充满敌人。 心中不满就是因为看到人间太多不如意之事。今天来的佛友们和朋友们,能够笑得出来的人,说明他还有很多的善;如果一个人笑都笑不出来,他看到所有人都很讨厌。台长今天来到这里,因为我的心中看到你们都是佛、都是菩萨,说明台长心中充满菩萨,充满佛性。好心态是幸福的关键,烦恼与快乐、成功与失败,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2024 专题
新加坡共修
241216 用圆满的心平衡世间的不完美
随缘心
1月11日
0
38
1
2025-01-09
【六贼会令你修心进入歧途】白话佛法开示精选
BHFF图片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9集 节选 人要真正去掉自己身上的六贼,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千万不要闻到好的就想去要,眼睛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去夺,耳朵喜欢听好话,舌头喜欢吃好的,身体喜欢睡柔软的等等一切,包括你的意念去伤害别人,或者让自己受到伤害,这都是六贼之中的。这些杂念会让你修心引入歧途,让你的思维变成偏差。我们学佛人一定要克服这些偏差,每一天活在正能量中。我们说好话、说正事,不打妄语,好好地做自己的人。让别人能够来了解你,你也能够了解别人,你就能够换位思考,你就能用菩萨的智慧来解决彼此之间人间的烦恼,这就叫般若智慧。 修行有时候并不是拜拜佛、听听经文,这是“希望菩萨能够保佑我,我希望能够听听经文,能够闻到佛法”。像我们这么多的弟子,现在已经不是耳闻的问题,是怎样能够理解“如是我闻”的佛法。“如是我闻”,就是佛法就像你自己听到的一样,就像你在八识田中、阿摩罗识九识田中已经存在你内心的佛性一样。因为你不单单是闻,而是你在辨别、在思考,你已经用你的智慧去慢慢地理解这个人间的道理是否真实,在思考那些佛理是不是我们学佛做人的真谛的问题。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
随缘心
1月9日
0
20
2
2025-01-09
【不要小看别人 每个人都有智慧】白话佛法开示精选
BHFF图片 摘自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9集 节选 师父经常跟你们讲,你想平稳地过一生,小事情要当成大事情来做,大事情要更认真地去做。每一个人都不要小看别人,以为别人好像不会知道、不容易知道,其实别人都非常非常有智慧,这样你才会拥有智慧。就像下象棋一样,你找一个人跟你对垒,你觉得这个人水平很低的,你轻敌的话,很快就被别人将军了;如果今天别人告诉你,对方是一个非常有脑子的下象棋高手,那你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们有时候做人简单一点,反而让别人更加尊重你;吃得简单一点,你的生活会比较充实;用得简单一点,你会不贪不求。如果没有定力,平时平稳的生活都很难维持,因为你没定力,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什么都想要,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修得好一点,靠的是智慧和禅定的种子,修心修到后来要把种子修出来。所以师父经常跟弟子讲,你有没有慈悲的种子?有没有智慧的种子?如果你这个人一辈子都很有智慧,这个种子会继续发芽,继续光大。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停生出的都是智慧;一个愚蠢的人,他想出一个愚蠢的点子,你让他再想一个,他生出来的还是愚蠢的点子。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
随缘心
1月9日
0
13
1
2025-01-07
视频版【纪念伟大的南无释迦牟尼佛 (二)】卢台长精彩开示专题
Topic图片 卢台长精彩开示专题: 纪念伟大的南无释迦牟尼佛 将佛法传入世间 指引众生解脱之道(二) 2022-03-10 编者按:千百年来,伟大的三界导师南无释迦牟尼佛早已化身为人们心中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在长夜漫漫中点燃众生心中的明灯。佛陀在人间历尽沧桑磨难,无私无我救度众生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引领无量众生走向究竟解脱的彼岸,解脱之门向众生平等无二地敞开,佛陀的慈悲平等的伟大精神和究竟圆满智慧将在人间万古流传。末法时期,我们的恩师卢军宏师父燃烧身命,鞠躬尽瘁送我们乘上最后一班法船,让我们跟随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脚步,在佛陀灿烂的智慧光耀下,将大乘佛法心灵法门代代相传,让佛法的光明之火点亮更多的人间净土。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注:点击右下角方框展开目录列表) 二、佛陀伟大的慈悲精神与究竟圆满智慧 (一)佛陀慈悲舍命救度众生的伟大精神 1.追随佛陀弘法路 沿着佛陀弘法路,心灵弟子迈大步。 佛陀牵着我们手,一世修成跟着走。 普渡众生为己任,弘法度众报佛恩。 观音菩萨慈航引,慈悲度众暖人心。 脱离红尘修本性,心灵解脱慈悲行。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5月19日)》 2.学习伟大的佛陀为众生而活的精神 我们真正的寿命是什么?就是要为众生服务,要学会为众生活着,就像我们伟大的佛陀,为了众生他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众生他寻找了一个解脱人间苦难的方法,那就是最后他传来人间的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受益的佛法。 ——《白话佛法》第十一册第20篇《心无罣碍,才是真修》 3.舍弃人间名与利,涤尽浊念心出家,学习佛陀为众生 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感恩龙天护法。今天是佛陀的出家日,出家就是不染世间的污泥浊水,拥有智慧,永得解脱。佛陀舍弃了小家,成全了大家,我们学佛做人,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只为自己,要为众生,所以,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知道出家乃成佛的必经之路。我们今天虽然没有出家,但是我们要像出家人一样,精进、努力,身没出家心出家。不要身在小家,总是自私地想着小家,要心想大家。我们要舍去人间的名利,克服自身心中的杂念,洗涤意识当中的浊念,才能永断轮回,一世修成。 ——《白话佛法》第十二册第10篇《舍去贪爱 获取大爱》 4.心灵净土是佛陀赏赐的净化心灵之地,是佛子们真正的家园 听众: 师父好,弟子跟您分享一下…… 观世音菩萨慈悲开示说:“……心灵净土是佛祖赏赐的一方净化心灵之地,你们修心灵法门的孩子,有缘分、有根基,往生之后都会去往心灵净土,那里才是你真正的家园,有诸多菩萨讲经说法,你师父也会不定时地给你们上课,只有真修实修的佛子才能进入家园。” 师父,我分享完了。心灵净土是极乐世界当中的一块,还是另外有别的地方呢? 台长: 别的地方,在极乐世界边上。 听众: 经常听佛经里提到“东方琉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类似一个像星球一样的国度,有这样一个实境吗?还是靠菩萨的愿力幻化出来的呢? 台长: 有这么个实境的,就是给了心灵法门。你刚刚没听菩萨讲到啊?是谁化出来的,你刚刚自己说了忘记了?(佛祖)好了。听懂吗?是佛陀的,佛陀给的。所以师父现在走的路是不是照着佛陀的路在走?(是的)它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样的,每一个大的佛都可以用他自己的愿力化出任何各种能够救度众生的净土。比方说,师父现在有自己的一个小愿望,我就可以让我们学心灵法门的佛友每个人心中都能够有一块净土,这就是你化出来的,人间都会有(明白了,谢谢师父开示) ——2018年10月21日《玄艺问答》 5.佛陀牵着你的手 佛陀牵着你们的手, 不会因为你们的手很脏, 佛陀就不牵你们了。 每个人的毛病都很多,菩萨从不嫌弃。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五十五)》 6.伟大的佛陀以两种形态在人间度化众生 师父接下来给大家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化身佛,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做太子时,几乎没有报身,非常干净,非常好。释迦牟尼佛从天上下来,就是来弘扬这个宗教的,这个宗教就是佛教。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前,释迦牟尼佛祖也头痛了三天,也就是要把人世间的一切都还掉。 …… 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化身佛,他有两种形态在世间: 第一种形态是示现不同众生的形体而存在,就是说佛菩萨有时现的形体是不同的众生。比如,你当医生了,在医院里弘法的时候不是穿着白大褂吗?这时你就示现的是一位医生在弘法。如果穿上西装打上领带,作为一个商人,这时你的周围都是商人,你度化他们时,你就示现商人来弘法,来度化众生,这是有形有体的,是用不同的肉身来弘法,来救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当年做太子时,他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出家做和尚,他知道这个世界太苦了,到了后来他又成为佛菩萨的形象,到处讲经说法,这就是用的肉身。 第二个形态是无形无神,无影无形。无影无形是一种光能的形式存在。光能是当你们看到观世音菩萨,实际上看到的是光,你们看到师父头上有光吗?这就是光能,世界上任何一个物质都可以把它分解开,如一根头发可以把它分解,水可以分解,人也可以分解,什么东西都可以把它分解。当一个人死掉后,因为人70%~80%是水,到后来就剩骨头了,肉体都是水,就化掉了,无形无影。无影无形之后,实际上进入灵体世界,境界高的人就是菩萨。我们看见的菩萨下来了,就是无影无形,看见了有,一会儿又没有了。 第一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来到这个世界;大势至菩萨化作一个在家的众生修行,都是菩萨。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在家众。如果你们哪个人是菩萨的化身,那你现在就是在家众的化身,在家众就是在家里修行的人,不是出家的人。 第二种是有修证功夫的,乘愿再来的。修证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得到证悟了,有这个功夫,他乘愿再来,他已经是菩萨了。“我要到人间去救人,我要到人间去救度多少多少人,一定要让这块土地上的人都开悟,把这块土地变成佛净土和乐土。”这就是乘愿再来菩萨的愿力。乘愿再来的菩萨,你们可以见到,可以感觉到他身体发暖,乘愿来的人,身体是发暖的,而有的人发光,就是身上有光亮,如果这个人大家称为是菩萨的话,他一定会发光,身上要热。 ——《白话佛法》第二册第31篇《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7.善恶要自己选择,生命靠众生自己掌握 佛陀从来不勉强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要自我选择。今天,我们在人间做了很多恶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很多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还不肯承认做错的原因,这就是伤害自己的根。生命靠众生自己掌握。一头驴吃再好的草,也不能成为一匹骏马,当执著和分别心在控制自己的修行,再精进也不能成佛。 ——《静中常智 圆满人生——2014年9月27日温哥华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卢军宏台长开示摘要(下)》 8.佛陀看所有弟子平等无二,妙法度化弟子去除分别心 佛陀看所有的弟子都是一样的。佛陀有一次在天上说法,他看见有些在下面听的小菩萨心神不定,还有的小菩萨左看这个是哪位大菩萨,右看那个是哪位菩萨。在天上很好玩的,大家坐在一起听佛陀讲课,就像你们听佛法课一样,也会看来看去:他是哪一年来的?他是什么地方的?结果佛陀用法力,所有下面的人的脸全部变成佛陀了。你们知道部队里面的人为什么要统一穿军装?学校里的学生为什么要穿校服?就是要一模一样,让你认不出来,不知道谁是谁,你就会没有分别心。 ——《白话佛法》第十二册第41篇《学忍辱去瞋恨》 9.“我将化作善知识,将善知识当作我来尊重依止,可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佛陀当年要进入涅槃的时候,弟子们很痛苦,怕佛陀走后没有人指引他们,弟子恭敬地问世尊:“世尊,如果你圆寂了,未来众生由谁来救度,又由谁来指引他们?”佛陀就说了:“未来,我将化作善知识,你们将善知识当作我来尊重依止,则可以脱离生死轮回的苦痛。”大家知道什么叫善知识吗?师父就是你们的善知识,师父讲的都是善的知识,师父讲的是佛法、哲学,把菩萨的智慧告诉你们。 把善知识当作菩萨,当你在跟人家讲善知识的时候,菩萨在你身上,你就是如来菩萨,你就是释迦牟尼佛,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大家听得懂吗?你们在帮助人家、救度人家的时候,你们在讲佛法的时候,菩萨在你们的身上,难道你们不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再世吗?你们要好好学,差得太远了,身体这么脏,脑子又这么脏,菩萨怎么能到你们身上来啊?脑子是怎么脏的?因为天天想脏的东西,比如女人、钱财、名利、嫉妒、瞋恨,这些东西在你的心里,你怎么能够干净呢?再说外表,你们不洗澡,手洗不干净,脸擦不干净,鼻孔里有这么多脏东西,想想看,你们外面、里面都脏,你叫菩萨怎么到你们身上来啊? 菩萨叫我们视善知识如佛,就是说,一个能够帮助你的人,一个能够让你开悟心灵的人,你要把他视为佛啊,这是佛陀亲口说的。你们也能帮助别人成佛,师父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地学佛,学佛修心的过程就是闻思修。你们过去没有闻到佛法,没有听到过佛法,现在你们听到了,你们开始思维了:为什么佛这么好?原来佛能够帮助我们在人间去除磨难,改变自己,改变命运,哦,太好了,我要修啊。闻思修,我听闻了,我开始修行了。 学佛修心不可缺的就是善知识。实际上,过去叫“善知识”,现在就是你们的“师父”,师父是教育你们、帮助你们的善知识。过去、现在、未来之诸佛,均是依止善知识的教导而修成佛道的。后来有多少人修成菩萨、修成佛,那个时候,佛陀早就圆寂了,在两千五百年之后的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有很多的师父,有很多的善知识,像六祖慧能大师等,这些大师就是不停地在讲善知识,让很多人皈依正道,最后成佛、成菩萨了。你们今天不也是这样吗?跟你们说心里话,现在要找善知识不容易啊。所以,我们要去神圣的解脱大道,我们不能再被自己每天的烦恼所困扰,我们不能再为自己每天的琐事而烦躁,我们不能再为每天的感情而承受心灵的痛苦,要放开放下一点,人生苦短,我们就是应该好好地学佛,好好地修心。 佛法没有主人,因为它是佛的法,大精进者得之。你拼命努力的人就可以得到佛法,你就是佛法的主人,我拼命努力的人就可以得到最好的佛法,不努力的人是得不到的。 ——《白话佛法》第八册第21篇《“佛法”大精进者得之》 10.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真法不可说,无缘不能度 佛陀的弟子问佛陀:“你如此神通广大,如此慈悲智慧,为何还会有人受苦受难?”佛陀说:“我虽有宇宙最大的神通,但依旧有几件事情是做不到的。”请大家听好了,因为我们人想帮助别人、想救人要有能力,稍不留神可能会伤害你。佛陀说,因果不可改,因为因果自负,自己造的恶必须由他个人自己受果报,这就是种善得善、种恶得恶,别人替不了,菩萨也无能为力。第二,智慧是不能赐给别人的,任何人想要开智慧,离不开逆境挫折的磨练,顺境会使人堕落。不喜欢磨练是成不了才的;天天享受人间福报的人是学不好佛的;天天被人恭维、不愁衣食住行的人,很快就会不学佛,还会有磨难。第三,真法不可说,宇宙的真相用语言是不能表达的,只能靠实践。就如今天,台长教大家要念经,你们不念没有人会知道,你们念了、证实了,它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们不念经,这个世界是不会存在佛法的。第四,无缘不能度,如果在度人过程中,对方不愿意听、不愿意说、不愿意讲,就是无缘之人,我们是没有办法度到他的,但是菩萨是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无缘,是现在和佛法没缘,并不代表永远没缘,等到他佛缘慢慢接近和成熟之后,我们照样可以去度他。 ——《佛性广进 智慧广发 慈心广度(下)——2015年6月20日晚卢军宏台长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摘要》 11.要诚心忆佛,想念伟大的佛在人间承受的苦难 要诚心忆佛,就是想念伟大的佛。为什么很多人一看佛陀过去的故事、一想到观世音菩萨,就会感动得落泪?要知道,菩萨在人间是多么地不容易啊!在2500年前,佛陀出去弘法多艰难啊!没有汽车,只有马车,很多时候还要走路。你们想一想,那个时代,有多少苦难要承受?你们要有这种慈悲心啊。想象一下,你的孩子要去农村一段时间,你做妈妈的想到自己的孩子到那里去要受苦了,你就会掉眼泪。我们想到佛陀在2500年前到人间来这么救我们,想到观世音菩萨到人间来就这么慈悲地帮助我们,我们就会感动,就会掉眼泪,这个时候你的慈悲心就出来了,你的心态就会好,你的气场就会好,你的善良心就出来了,你还会恨别人吗? ——《白话佛法》第十一册第15篇《诚心忆佛 恒顺众生》 12.托钵乞食的真正含义——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佛性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传法的时候,经常把那些弟子带在身边,让每位学佛的人拿一个钵,就是一个碗,让他们去敲每家的门乞讨,培养佛心。原理是:第一,让在家的人能布施,发慈悲心。一敲门,哦,和尚来了,阿弥陀佛,把东西给和尚,这叫培养布施心。第二,做和尚的人很多都是皇宫贵族、商人,想通了,把头一剃,穿上袈裟,佛祖就是在培养他们的慈悲心,让他们放下自我,放下他们的傲慢心,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和众生一样是平等的。现在你们还能看到哪个庙里的和尚一起在马路上乞讨?不要认为过去某一位老法师是这么讲的,某一位老修行是这样修的,所以,我们就要照着他们的路走,其实修行是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佛性。 ——《白话佛法》第一册第1篇《学习佛法圆融的智慧》 13.佛陀代众生苦,成就今日的佛法 看看佛陀当年为我们吃了多少苦,才有我们现在的佛法,看看我们现在是多么地享受啊。 ——《白话佛法》第十一册第46篇《知苦懂乐,离苦得乐》 14.梦到佛陀替众生受苦 听众:同修梦到一岁多的孩子爬在很高的树上,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掉在一个水坑上面。同修马上把他抱起来,感觉水坑里的水温特别高,里面出现一个画面,看到释迦牟尼佛祖和另一位不认识的佛祖在打坐,他们后面是一堵墙,身上都红彤彤的,还有很多血流下来。同修就对儿子说:“你刚才掉到了烈火地狱里。你看,佛祖都替众生受苦。”这个梦和儿子有关系吗? 台长:当然有关系。这还不懂啊?佛祖已经替他们受苦了,实际上就是背业了(那么这孩子还要注意什么?妈妈要帮他念什么经?)一直念经,帮他念心经。 ——2018年11月18日《玄艺问答》 15.佛陀有时以师子吼唤醒众生的迷惑颠倒 听众: 师父,在“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的音频中,阿那律尊者在佛陀开示的时候打磕睡,佛陀批评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佛陀在这里批评阿那律尊者,就像那些海鲜一样,佛陀的批评是温和的还是师子吼一样的?在以往的佛陀故事里很少看到佛陀批评得这么严厉的开示。 台长: 佛陀很严厉的(师父,您讲讲)佛陀对自己的孩子罗睺罗都这么严厉。佛陀有时候比喻,非常非常地严厉的。实际上你看他这个话出来就是像师子吼一样(是啊)佛陀就是唤醒众生的迷惑,他必须要讲的,有时候对比,要让你感到有一些受到震动,受到感动(对。他说“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对啊,一千年你都闻不了佛的名字,都睡掉了。看看你们现在,你们四十岁,一睡四十年,对不对?要不是学佛的话,你们很多人连菩萨的名字都不知道,不是“不闻佛名字”啊?(对,真正的对弟子负责。师父,您既是有慈悲的指导,又有师子吼的那种严厉,真是这样)对啊,比方说他是你孩子,你不对他吼的话,这孩子学坏了(是是是,明白了) ——2020年8月9日《玄艺问答》 16.梦见伟大的佛陀仪态威严地护持正法 听众: 有一次我梦见在一个地方有很多黑衣人,好像有一些人都是阻碍正法传播的,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来了,他手里拿着一根禅杖,很威严地站在那里,意念里告诉我说,以后阻碍正法传播的人,他要收拾了。而且他这一棍子打下去,那些人就灰飞烟灭了,就是变成灰一样,就像沙子一样散在地下了(哎呀)然后当时他们都特别害怕,躲在墙根里。佛陀就特别威严地看着他们。虽然我梦见佛陀没有发光,但是我当时感觉到佛陀的气场非常地威严。 台长: 傻姑娘你这个梦什么时候做的啊?(前段时间了)大概有多少时间了?(大概有两个月了吧)嗯,差不多(当时真的很多,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诽谤啊阻碍啊这些……)小丫头,像你这种梦,我可以告诉你全部都真实的(嗯,我知道)你等着吧,你看那些在搞师父的人,你看着吧,我都不想讲话,我反正对得起天对得起地的(我知道) ——2014年11月14日《玄艺问答》 17.佛陀当年弘法时遭受过无数诬蔑、诽谤和打压,仍坚如磐石,舍尽一切地救度众生 听众: 我听您声音很疲劳很疲劳的,虽然只是做节目。 台长: 天天这么疲劳的,很辛苦的,还要帮人家“背”,还要被人家说,我都这么不要命地救人,还要被人家骂。想想当年佛陀到人间来弘扬佛法的时候,很多其他的教派也骂佛陀,说“什么佛教啊?”说不是正教……所以想想弘扬佛法真的不容易,连佛陀都吃了这么多的苦,被人家赶出来,被人家欺负,所以我们吃点苦算什么啊?跟佛陀比起来我们差得太远了!所以在昨天我们纪念佛陀涅槃日的时候师父就想了很多,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坚定,向我们的佛祖学习,有时候真的不能懈怠。 如果佛陀当年被其他的教派诬蔑,或者被人家诽谤、被人家打压,佛陀就没有把佛教送到人间的话,我们今天哪能闻到佛法呀!所以人真的要有智慧!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佛陀的精神,佛陀真的太慈悲了,太伟大了!所以有时候想一想,对自己也是一个激励——一定要度更多的人,一定要不怕困难,一定要救人啊!因为救人为上。佛陀连太子都不做,舍去人间一切,是不是啊?(对)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心,好好地度人。 像你们两个孩子把妈妈度到了,你们就是菩萨。你不是救了你妈妈的一条人命,是救了她一个慧命啊!她以后上去了会感恩你们一辈子的。好孩子,好好念经(好,我会和妹妹、妈妈一起好好念经、好好救人的)对!太好了!师父最开心就是听到你们说念经。 ——2014年3月16日《玄艺问答》 18.面对弘法中的磨难不退失道心,将心胸融入众生中才得到锻炼和成长 师父讲过佛陀当年弘扬佛法时遭受磨难的故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心胸融入到众生当中,你才能得到锻炼和得到成长。 其实佛陀一直在用方便法教化着我们,我们应向佛陀学习。弘法当中谁都遭受过污辱毁谤,我们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这样一比较,你就不会退失道心,不会把这些小困难当成苦难。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2021年6月6日)》《白话佛法》《慈悲大爱》 19.佛教本身是无争的,有争斗并非学习正法,无争是从无我中产生 要懂得,我们要家庭和睦,众生没有争斗,实际上靠的就是无我。没有“我”,怎么跟人家打官司啊?没有“我”,怎么跟人家吵架?你连“我”都没有了,跟谁吵架啊?对方跟自己去吵架啊?所以,无我就没有争斗。 佛陀讲过一句话,佛教本身就是无争的。学佛人学佛学到后来,绝对不能跟人家争,如果有争议争斗,那你不是学的正法。其实无争的宗教就是从无我当中产生的,因为没有自己,才不会产生争斗,你没有自己了,你会去跟人家争斗吗?不会。妈妈没有自己,永远不会跟孩子去争斗,因为是她生出来的孩子啊。不为自己的人,就不会有争执,这个人良心很好,整天为别人,从来不为自己,这种人一定是无我的人,他跟谁去争执啊?你一为自己,马上就会有争执了,“我吃亏了,我难过了,我烦恼了,他欺负我了,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这口气咽不下来,我、我、我……”就开始争斗了,一有“我”字,你就有争执,人人为自我,所以你就争执不休。 ——《白话佛法》第九册第28篇《我执是烦恼的根》 20.从佛陀的时代开始,法门为默默地以心传心,心空才能接受佛法,才能修成正果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法门是默传,就是默默地传法,也叫暗传。师父现在给你们传的法,实际上也叫默默地传,现在是给徒弟上课,当众多跟随台长学佛后开悟了的佛友,也能从中摄取养分,给徒弟开示传法。当时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大弟子叫摩诃迦叶,释迦牟尼佛是传法给他,他再传承给下一代,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二十八祖(二十八代),到了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也是一对一地默传,叫空心传空心。什么叫空心传空心?就是师父前面给你们讲过的心空了,你才能接受别人给你的东西。如果你心里不空,你怎么能接受新的东西呢?就像你的仓库是空的,新的货物才能放进来,如果仓库是满的,你怎么放进新的货物?以心传心,就是用心来传这个心,首先心必须空,才能接受这个法,才能接受这个佛。一定要记住,佛法都是自己放空之后,才能好好地学进去,以后才能修成正果。 ——《白话佛法》第二册第24篇《把握当下、佛心弘法、妙法度人》 21.佛把解脱之道交给我们,要有信心和力量跳出六道、不再轮回 当年佛陀吃尽人间苦,他心中有力量,一定要找到一条解脱苦难的道路,所以佛陀成功了,并把这个解脱之道交给了我们,因此我们大家都要有信心和力量,跳出火坑,跳出六道,寻找西方极乐世界,不再轮回,不再受轮回的痛苦,这就叫解脱自我。 ——《2021年师父每日白话佛法·信心就是愿力》(2021年9月1日) (二)佛陀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圆满智慧 1.学习佛门究竟实相的圆满上乘之智慧,用大乘佛法弘法利生,教化众生 学大乘佛法,弘法利生,教化众生。 佛菩萨为我们早就树立了榜样。我们今生还能得闻伟大的佛法,除了感恩佛菩萨们的慈悲传授、普度众生,今世能学到“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究竟实相,乘佛之圆满之教义的大般若智的佛法,是何等幸运也。 佛法在世救众生, 菩萨榜样智慧增。 佛陀牵着我的手, 菩萨慈悲慧命留。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我们认识佛门究竟实相的圆满上乘之智慧。万教归一,不管你修金刚修道之心、法华成佛之心、开悟众生的楞严教法,均是让我们找回本性佛性的根基教法。 末法时期能闻佛修心,也是我们不知多少年修来的福德,今生千万不能丢失佛性。能闻法缘起,在缘中起、缘中灭,知本性空,能理解生灭变化的无常世界,这个过程就是人生修行的大智慧,也就是佛法界讲的“缘起性空”。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圆满智慧》(2021年5月11日) 2.佛陀是大智慧者,佛的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很多人学佛、拜佛、念经,到现在还不知道佛到底是怎么样的。其实,佛是境界很高的,是大智慧者,是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用人间的话来讲,佛是什么呢?佛的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说,在人间都称他为佛的人,他是学佛学得很好的人,他的理智、他的情感和他的能力同时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也就是说,这个人他完全有控制自己理智的能力,完全有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完全有自己在人间驾驭所有的事和物的能力,并且脱离了人间的烦恼。不管人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有驾驭它的能力。 ——《白话佛法》第五册第1篇《学菩萨的全智全悲》 3.佛陀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对三千大千世界了如指掌 佛陀在2500年前,就对三千大千世界了如指掌。佛陀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定位三十三个界定范围,生命以十种不同的形式和等级,遍及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就是各种生命都存在于这个世界当中。佛陀当年说,在华藏世界当中有十种不可说的佛刹微尘的香水海。就是说,我们这个华藏世界,在整个宇宙空间当中,因为佛称这个宇宙世界为华藏世界,无穷无尽、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都有,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个星体。 佛陀当年就能非常仔细地描述整个宇宙空间的所有情况,佛真的是大哲学家,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有超能力的人来帮助我们。为什么你们有时候有意念,你就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小孩子在哭,别人不知道他为什么哭,可是妈妈马上就知道:“哦,他饿了,他要换尿布了。”实际上,我们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的,就只有一颗干干净净的心灵,只有这颗心灵跟我们永远不分离,其他的身体、汽车、房子、所有一切金银首饰都是带不走的。 ——《弘法度众解烦恼 真修实修离烦恼——卢台长2017年9月25日意大利米兰“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摘要(上)》 4.佛法教育让人类的心灵道德走向进步和觉悟 首先,师父告诉大家,人类心灵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就是佛教,用现代话讲,佛教就是教育人类的心灵,培育你的道德,让你变得很进步,让你在社会上变得越来越觉悟。第二,学佛人为什么学佛?就是要从悉达多太子所悟出的道理当中,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就是要知道这个世界生命和宇宙最终超越生和死,断尽一切烦恼,得到彻底的解脱,这就是学佛。大家知道,悉达多太子就是我们的佛陀,为什么要说佛陀的这个名字呢?因为佛陀也是从悉达多太子开始来开悟成佛的。 ——《十大佛号的释解——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5.佛法是末法时期解脱人类心灵烦恼的一剂良药 伟大的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讲的佛法,就已经是解脱末法时期人内心的烦恼和忧愁的一剂良药。放下、解脱是良药;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那就是我们最好的一剂良药。有时候对自己所做错的事情不能过于执著,对自己所拥有、做得好的事情也不能过分去执著,你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坚强。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30集《空观与九识合一》 6.佛陀方便说法四十九年,教化群盲众生观察宇宙真实相 释迦牟尼佛观察宇宙就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观察大象一样,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们的研究成果绝不是能够显现和描绘出大象的全部和真实性。佛陀教我们要“但求本,不愁末”。佛陀方便说法四十九年,长说短说、巧说妙说,并非是想告诉我们大象的鼻子有多长、尾巴有多长这类技术的问题,而是想让我们这群盲人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而已。佛陀在2500年前就看见了地球,他说地球是一个圆形的庵摩罗果,这是2000年之后才被科学家证实的地球是圆的。佛陀说,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生命,就是微生物,如果人类没有发现显微镜,恐怕到今天还不知道什么是细菌!所有的科学定律只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才能成立。学佛人一定要明智,一定要懂得,这个世界有特定的安排,但是我们人可以用我们的心来安排我们的一生,好好学佛、天天学佛,一定能够在人间成佛,一定会回到天上佛的怀抱。 ——《菩萨甘霖普降狮城 学佛成就光明之道(上)——2016年4月23日卢军宏台长新加坡法会开示摘要》 7.佛陀入世的一大因缘,让所有众生“开佛知见” 因为你对佛法有正信,“我相信佛陀,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能够救我”,那么你建立了对佛法源的正信。什么叫佛法源?佛法来自于哪里,你要知道,佛法给你带来的正信的源泉。因为佛陀讲的是正法,我相信佛陀给我们带来的佛法是能够让我们觉悟、解脱的。接下来你就找到了佛进入人间的一大因缘,因为佛陀到人间来弘扬佛法,他到人间的一大因缘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信众、所有的众生“开佛知见”。什么叫“开佛知见”?要理解佛法,要破迷开悟。你一解开心中的烦恼,就可以见到佛法。“知”就是知道你的见解是对还是错。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60集《理解就是解脱》 8.菩提树下说法四十九年 佛陀在菩提树下宣讲佛法四十九年,讲的就是般若智慧。 ——《白话佛法》第十二册第11篇《六波罗蜜 修心秘诀》 9.佛陀以智慧理解众生,巧妙度众,随处应机说法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理解。比方说你是造汽车的,你必须理解汽车的结构;你是灵魂的工程师,你必须理解每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希望你们要懂得“智业”,是智慧的大佛智的一种业(大事业)。因为菩萨懂得众生的心,所以能“应机说法”。师父给你们说的佛陀的故事中,佛陀是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应机说法,对弟子所提出问题现场就回答——应机说法。所以智慧越高,越能巧妙地度众,越能了解众生。真的有智慧的人,能够巧妙地去理解众生,应机说法。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63集《证佛果 明心性》 10.随缘是脱离六道的根源,无欲之人自然解脱 随缘就是脱离六道轮回的根源。所以能够随缘,就是让自己一切自然来、自然去,无所求,这就成就了佛陀所讲的解脱道。佛陀曾经跟我们讲过解脱道——无欲之人自然解脱,这就是师父的座右铭“无欲自然心如水”。一个人要学会以清净之身体和纯洁之心念造就人格的升华。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94集《广布无常想》 (转自东方台卢军宏台长博客)
专题开示
随缘心
1月7日
0
66
4
2025-01-07
视频版【纪念伟大的南无释迦牟尼佛(一)】卢台长精彩开示专题
Topic图片 卢台长精彩开示专题: 纪念伟大的南无释迦牟尼佛 将佛法传入世间 指引众生解脱之道(一) 2022-03-10 编者按:两千五百年前,伟大的佛陀历尽千辛万苦将佛法真谛传入人间,以亲身体证的佛法真理引导众生破迷开悟,走向究竟解脱。佛陀在人间弘法四十九年,以慈心悲愿来救度众生,用智慧方便来教化度众。恩师卢台长也一生追随佛陀的足迹,弘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精神,无我利他,以身命供养众生,色身圆寂,法身永存!让我们学习佛陀和恩师的精神,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照亮心中的佛性,弘法利生,让更多有缘众生皈依到心灵的净土。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注:点击右下角方框展开目录列表) 一、佛陀在人间弘法的圆满事迹 (一)佛陀的伟大愿力和使命 1.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 由此可知,我们听到过一句话“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佛的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让众生能够解开自己心中的结,示现佛性,开悟佛性,然后进入佛的知见,使众生破除无明烦恼,拥有众德(就是使每一个人都拥有佛性本来拥有的道德,因为现在的人都没有很多道德品质,所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犯罪,就是道德问题),离苦得乐。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纪念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2.大成就者得大智慧,大智慧者才能救度众生 听众: 师父,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弟子想问一下师父,是不是一位佛或者大菩萨下来弘法、弘扬法门普度众生的话,是绝不会像小菩萨或者天人随随便便来,都会用极深的慧眼先观察等到时机成熟、天时地利都具备的时候才会来,并且不但自己不会回不去,还一定会完成自己的使命让正法住世呢? 台长: 你讲得完全正确。这要看大的和小的,越大的菩萨他越不会迷失方向。举个简单的例子,越大的人他越不会做错事情啊,小孩子做错事情,大人为什么不会做错事情呀?再反过来讲,会飞的鸟他不会掉下来的呀,不会飞的鸟才会容易掉下啦,这还不明白吗?刚刚成佛、刚刚成菩萨说跟着大菩萨一起下来弘法度人,好了,到了人间吃喝玩乐,回不去了。你说大菩萨、佛陀当年到人间他会回不去吗?观世音菩萨做妙善公主她会回不去吗?济公活佛跑到人间来做一个和尚,你看看他这样人家还骂他是疯僧呢,人家是活佛呀,你看现在回去了吗?大成就者得大智慧,有大智慧者才能救度众生,就这几句话你好好记住(好的,因为现在很多人修心灵法门,但是对于法门或者对于观世音菩萨信心不足,弟子就想起一句话,心经里面有一句话“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是不是罣碍心越少越容易有信心、越容易开智慧、越不会被困难吓倒,就能够一门精进地勇往直前呢?)对啊,罣碍就是人间的东西想得太多,人间东西想得越多天上东西得到越少,人间东西想得越少你在天上东西得到越多(好的,感恩师父开示) ——2014年8月15日《直话直说》 3.佛菩萨果位越高,越心系众生,要救度众生 问:师父在节目录音中说过好几次菩萨到了天上要一级一级往上修就要到人间投人历练弘法度人,回到天上才能有更高的果位。同时,我在《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中知道观世音菩萨在久远劫以前已然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在不可计久远劫以后,西方的阿弥陀佛也会涅槃。在一些网络文章上也介绍说如今有许多大菩萨都是古佛。由此,我突然联想到,是不是修成佛以后也跟修成菩萨一样,也要一级一级往上修,也要一次一次重新做菩萨广度有缘众生,然后一次一次成就更大的佛果呢? 答:是这样的,当年佛陀到人间来,释迦牟尼佛本来就是佛了,为何到人间吃苦,因为是佛,境界更高,知道人间苦更要来救,所以佛陀将佛法传到人间,在此之前没有佛法的,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完全可以不下来,不是这样,越位置高,越想到众生吃苦,要救度众生。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二十三)》 4.人是佛救度的一个根本 人是佛的一个救度根本,所以佛要到人间来成就。如果没有人,你怎么会成就你的佛果呢?所以想要成佛的人,你必须要在人间。为什么佛陀要到人间来啊?其实佛陀到人间来传佛法之前,他在天上已经是佛了。观世音菩萨本身已经是十地菩萨,就是佛啊,她到人间来传播慈悲的种子,成为妙善公主。济公活佛本身在天上就是佛,他为什么到人间来显化给众生看?就是这个道理。 ——《白话佛法》第十一册第32篇《破迷惑颠倒 寻真佛解脱》 (二)佛陀一生圆满的弘化事迹 1.师父讲述佛陀伟大的一生 师父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伟大的佛陀。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还有一个名字叫“能仁寂寞”,就是释迦族的圣人。根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岁的时候,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的诸多苦恼,舍弃了王位,求离苦之道,出家修行,后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伟大的世尊在弘法四十九年示寂,也就是说,佛陀在八十岁的时候(公元前543年)涅槃。 佛陀——释迦牟尼佛,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相传佛陀降生前,是一位很高的菩萨 “一生补处菩萨”。他住在兜率天的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他的父亲是国王净饭王,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的七天就去世了,由他的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养育成人。释迦牟尼佛太子当时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 17岁的时候,佛陀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妃子,出家前生下了儿子罗睺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而且舒适,但因观察到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相互的争斗,佛陀又有感于人有生老病死的苦难、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心,愿解脱自己。终于在19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当然在史典上也有记载说是29岁)。后来,我们学佛的众生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日,各个庙宇、大寺庙都举行相应的法会。佛家中广做功德,利用这个好日子,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地去祈愿佛日增辉(就是佛的这天增加更多的光辉)。所以为什么凡是在佛的日子让你们念经可以多念一点?增加你们辉煌的佛性,正法久住,国泰民安,众生解脱。 佛陀一生弘化度众无数,他也受到当时一些外道的迫害,各种灾难都有。根据佛经《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有一个女的肚子里弄了一个盆子,用绳子扎住,她就跑过去陷害诽谤佛陀,假装怀孕,说这孩子是佛陀的。没想到盆子没扎紧,当场就掉下来,露馅了),还有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出的石头砸出血、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的灾难。其实佛陀的真身就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众生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让众生能够知道业报不失,令众生要对自己的因果产生畏怖之心(就是害怕,不要再留恋有色之身),能够断恶行善,证永恒法身。所以佛陀每一个行为都是为了救度我们。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仍然孜孜不倦,带着弟子四处去行化传教。临到涅槃的时候,佛陀仍然不舍众生。他在涅槃之前,还接受了一位100多岁的外道,叫须跋陀罗,成为他最后一个弟子,过去讲叫“关门弟子”。佛陀进入涅槃,弟子们悲痛不已,佛陀就教导他们说:“你们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不能违背法性。”佛陀曾经开示他的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灭,人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这是无常真理的定律。所以佛陀的一生给我们带来了佛法,让我们后人到今天都在受益。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纪念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2.佛陀出生时七步莲花 听众: 梦到听到心经,然后地上瞬间长出来花朵。 台长: 莲花。你看看,佛陀生出来走了七步,脚底生莲,七朵莲花,很厉害,不得了的,非常好。 ——2017年7月28日《玄艺问答》 3.佛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含义 佛陀当年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很多人说:“佛陀怎么生出来就说‘唯我独尊’呢?”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佛陀呢,其实佛陀已经是明心见性,他是佛啊,他到了人间,很清楚自己是佛,他见到了自己的佛性,所以他才敢讲“唯我独尊”,因为他认识的不是自己这个小孩子的肉身,而是认识了自我的本性。师父要你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本性,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佛,你也可以非常骄傲地说“我是佛”,只要你好好地做佛的样子,你就是一尊佛,你就是开悟了。 佛陀讲的“唯我独尊”,并不是指的他肉身的“我”,而是指的他自己的“性”。佛性是谁呢?佛性就是自己本身的“我”,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佛的光明。所以,佛的自在就是开悟,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怕了,有菩萨、有佛保佑,这个时候你就找到了自我,自己有感觉了,你就是一个悟者,其实你就是皈依了自己。很多人什么都不怕,就相信佛菩萨一定会照顾自己、帮助自己的。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从来不害人,为什么我不怕?因为我的心中有佛,我有依止。 ——《白话佛法》第十一册第48篇《认识自我的本性》 4.佛陀舍弃王位、割爱辞亲出家 有的人说:“我们学佛后跟爸爸妈妈接触少了,我们孝敬他们也少了。”这对不对?正相反,只有这样,你才能救度成千上万的爸爸和妈妈。难道别人的父母亲我们就不应该去救吗?难道我们就只救自己的父母亲吗?这就是大爱和小爱的区别。佛陀当年在皇宫里完全可以做他的太子,有那么多的妃子,有那么多的莺歌燕舞,他逃出城墙,为我们世人发现了这条路,你说,他的妻子痛苦不痛苦?他的爸爸妈妈痛苦不痛苦?但是想一想,我们现在幸福不幸福?有多少人离苦得乐了?如果不是我们这位伟大的世尊,不是我们这位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学佛吗?哪有佛法在人间? 要懂得爱护自己的慈爱之心,要舍去自己的小爱。为自己的父母可以做事,但是为全世界的父母我们要做更多的事情。今天,师父实际上也很伤感,今天是佛陀的出家日,你们坐在下面的很多人修得真的很差,没有很多时间给众生,每天为了自己在奔忙。想想佛陀,舍弃这么多的名利,找到了这么好的一个佛法给我们传到今天,我们应该觉得很羞愧,对不起佛陀。观世音菩萨慈悲我们,让我们懂得慈悲别人,而我们天天就只知道自己,我们哪有一点爱心?天天还活在瞋恨心当中,你们自己拿自己的佛心出来,比一比,对一对,你们还是活在人道。 ——《舍去贪爱 获取大爱——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5.同修看到佛陀苦修行时的情景 听众: 师父,昨天我在念小房子的时候也不懂为什么就看到蓝天,然后坐在很多大树下,然后就好像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那里,就是他苦修行的时候,我看到他穿着很破的袈裟,身体很瘦很瘦(嗯)然后我就差一点流眼泪,是不是我也是在苦修行啊,师父? 台长: 这个是什么知道吗?说明你跟佛陀过去一定有过缘分的,你一定跟着佛陀修过,所以你这辈子才能闻到心灵法门。我可以告诉你,佛陀当年在印度的时候就这样子的,你刚刚的描绘就是这样的。佛陀很可怜的,穿瘦得不得了的衣服,人也是非常瘦…… ——2014年10月26日《玄艺问答》 6.通过苦修无法令人找到成佛的道路 身体如果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包括营养适中,不累积过多的脂肪,就犹如学佛人修心,如果你的身体太苦了,就相当于学佛人苦修,也修不好,一定要懂,在人间苦修那也不可以,明白吗?师父昨天跟你们讲到释迦牟尼佛曾经也去学过苦修,苦得不得了,后来佛陀知道这个苦修不能找出一条让我们成佛的道。修心太松散也不好,身体太让它随便也不好,也要注意身体的保养,所以,学佛、身体的健康,与你的业报有关系。也就是说,你前世做了很多坏事,你可能就会投胎到一个父母亲身体很不好的人家里,你继续会身体不好,这就是业报。如果这个人身体出生时很好,说明他上辈子在身体方面没有造什么业,假如他上辈子在思维当中造了很多的业,那么这辈子这个人就算身体很好,也只是一个五大三粗、没有脑子、没有智慧的人。 ——《白话佛法》第八册第31篇《中庸之道的心态》 7.佛陀在菩提树下修行时已是开悟者 听众: 师父,修行人成就,一般先证得阿罗汉果,然后再修到菩萨道,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依次往上修。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觉悟成佛,没有经过阿罗汉、菩萨的果位过渡,这是何因呢? 台长: 首先你这个好像历史上有点偏差,实际上他是苦修了好几年,然后再慢慢地觉悟。觉悟实际上时间不长,跟这个苦修都有关系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了)实际上在菩提树下他已经是开悟者了。你想想看,佛陀当年在这个菩提树下悟出了什么,他后来放弃了苦行的生活,他真正地一下子……就是因为他在菩提树下坐了四十九天,他就明白很多的道理,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实际上在这么多时间当中他已经完全开悟。 ——2018年4月20日《直话直说》 8.修行开悟证道需要百炼成钢 问:当年佛陀苦修行十多年都不能开悟,但在菩提树下静坐闭目49天就廓然大悟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请问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是定能生慧?所以禅定很重要? 答:禅定能生慧是肯定的。但是并不是说佛陀前面的修行都没用,都是有用的。前面吃饭一直没有吃饱,最后喝了一碗汤觉得饱了,你能说前面吃饭没有用,而只是一碗汤喝饱的吗?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八十八)》 9.佛陀悟到“缘起性空” 我们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在29岁那年出家,弘法悟道时只有35岁,当时到底悟出了什么?佛陀悟的实际上就是“缘起性空”。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96集《空生空灭,苦乐灭度》 10.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正觉后,最终决定一生弘法度众 好,师父接下来就想跟你们讲,佛陀在正觉以后,就是觉悟之后,他想起:“哎呀,我已经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我应该去救度众生啊,这是大事的因缘啊!”佛陀想救度众生。他自己想:但我证悟的真理和世界上的人错觉所见相违背的,不一样的。世人所沉迷的快乐(你看人间吃喝玩乐的时候)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但是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这种欲望,吃喝玩乐,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什么都满足)我了知是不实在的。”那是不实在的,因为没有一个你得到的东西是永久的。佛陀说:“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佛陀明白的这个世界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却不能相信。”人们不相信啊,佛陀跟大家讲:“哎呀,这个世界是空的啊!”他说:“啊,我房子是假的吗?不是空的,是真的啊。”他们不能了悟这个实相。佛陀说:“人都会变化,无常都会随着我们的时间而很快地到来。”但是“没有啊,很好啊”,就这样。所以佛陀说,我所正知正觉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就是跟人想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为什么法师能够舍下自己的一切私欲,能够成就道果,而我们人就不容易舍下自己的名闻利养,我们人天天想要很多东西。所以佛陀说:“我所正知正觉的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不一样的,一切众生都是沉沦在贪瞋邪见的深渊当中。”就是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的吃喝玩乐,沉迷在这个里边,实际上就是浪费时间,因为这一切都是不实在的,它很快就会离你而去。佛陀心想:怎么样能够让他们了解这甚深的微妙的解脱真理?有很多的经文当中写到这里,后面一句就不写了,但是事实上在这个后面,佛陀还有一句话:“我还是涅槃吧。”佛陀就是说看到这个世界上没办法救啊,这么可怜的人啊,都不一样的,你这么想,他那么想,他那么想,你这么想,你认为的幸福,他认为的痛苦,人所认为的幸福,佛陀知道,这都是无常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啊。所以佛陀说:“我还是涅槃吧。”实际上佛陀不是逃脱,佛陀是:唉,我还是自己能够明白这些道理,我就涅槃。这时候天空出现了大梵天神(很高的一个天神),向佛陀敬礼祈求。所以现在人家说敬礼,实际上敬礼就是过去说大的神、大的仙跟菩萨尊敬地行礼,叫敬礼。大梵天神就向佛陀敬礼祈求说:“佛陀,若无佛陀的真理之光,世间将永远黑暗,若无佛陀的法雨甘露,众生将无法解脱。请求佛陀本着救世的大愿传播法音,让迷途的众生早日回头,登上觉岸。”佛陀一听啊,欢天喜地地接受天神的劝请,打消了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阴度化着我们有缘的众生。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纪念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11.佛陀为何带领僧团“托钵乞食” 听众:以前出家人托钵乞食称为“化缘”。同修想问,这个化缘是指将佛缘化开,化到众生里,让众生可以结下佛缘的意思吗? 台长:“化缘”实际上就是跟大家一起把这个缘分能够普化,你我都有,就像人家文化一样。佛陀为什么让我们去托钵乞食?因为过去在僧团里边有很多皇亲贵族,你叫他拿个碗到人家那敲门,去问人家要饭,你说他放得下这个脸面吗?你是不是放下了?你不放下的人,这种人贡高我慢,怎么修成菩萨?同样,一敲门给人家平民百姓一个做功德的机会吧?你这个布施心有吗?你有慈悲心吗?你没有慈悲心的话怎么学佛?所以是双重意思(明白,感恩师父) ——2020年8月21日《玄艺问答》 12.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度化无量众生到达开悟涅槃的彼岸 佛陀一生为众生说法,随缘度化,他不选择对象,不分贵贱,到处去普洒甘露法雨,走到哪里慈悲到哪里,滋润着众生枯干的心田。佛陀讲解《华严经》是二十一天,《阿含经》是讲了十二年,《方等经》是讲了八年,《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法华经》《涅槃经》共八年,这都是大法会上来宣讲的。那么佛陀私下对众生的教诲和对弟子的无数次感化教诲,是多得不得了。我相信你们都知道,为愚钝的周利槃陀伽说“拂尘除垢”,为担粪的尼提开示佛陀教法平等、四姓皆可得救,容许尼提出家;为刻苦修行的闻二百亿指示修行犹如弹琴,使他安心修道;佛陀为调马师、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还为鬼子母说爱子法,还有为阿阇世王的大臣雨势说七不退法……很多很多,还为须达长者的儿媳说夫妇之道。佛陀的教示犹如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足以见佛陀的慈悲。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纪念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13.面对诽谤侮辱与坎坷艰辛,佛陀心静如水、如如不动 佛陀当年带着比丘们四处弘法,托钵乞食。有一天,比丘们来到一个村庄托钵乞食,没想到这个村里的人们对他们百般侮辱,说他们个个年纪轻轻就出来讨饭,根本不懂对社会造福,更有人讽刺他们:“这有什么,人家不干活,不照样有吃有喝?”还有的人干脆让他们赶快离开村庄,以后再也不要来了。村民们不断地侮辱前来乞食的比丘们。比丘们无法忍耐这样的侮辱,垂头丧气地离开村庄,回到了佛陀的身边。 佛陀看到他们手中的空钵,问道:“村民们不愿意布施食物给你们,是吗?”一位比丘说:“佛陀,是的。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乞食呢?”佛陀说:“当然可以,可让你到别的地方去乞食的理由,也跟你现在到每一家每一户乞食的理由是一样的。”这时另外一位比丘告诉佛陀说:“佛陀,您有所不知,那里的人总是在辱骂、嘲笑、侮辱我们。”佛陀问道:“所以你就生气了?如果他们用鲜花来迎接你,你就会满心欢喜,是吗?”比丘们听后沉默不语。 这时,佛陀继续慈悲地说道:“你们不要将内心的平静交给别人,外在的环境能动摇你们,也能愉悦你们。”这时候,心有抱怨的比丘们顿时因为佛陀的教诲而醒悟。他们对佛陀说:“佛陀,我们错了,如果外界能让我们心中产生痛苦和愤怒,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领会您的教诲。”“外在的环境发生都是一种缘分,如果你的心随着外在的环境而变化,产生喜怒哀乐,你的心已经被外界所控制了。如果你们心怀瞋恨,那你们离证悟真相还相距甚远。我希望你们记住一件事,人们从来不会轻易接受新的事物,你们是在打破他们先前的信仰,他们必然不会生起爱意,起初他们嘲笑你们,然后他们再驱赶你们,而后躲避你们、无视你们,但你们坚持,他们会逐渐地接受你们,你们必须经历这些转变,保持谦虚和安忍。”听了佛陀的开示,比丘们心生欢喜,跪在佛陀面前合十礼拜。 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色身和尘境都是因为你的妄念而起,你今天不开心,那是因为你的心在不开心。外境对你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外境再使你不开心,你照样可以使自己很开心;外境再开心,你也可以使自己不开心。就像很多人,别人在开心的时候,他板着个脸,他还是不开心,难道你的开心和不开心是别人影响你的吗?要记住,那是汝(你自己)。 ——《般若智慧懂感恩 功德圆满度众生——卢台长2018年5月20日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摘要(上)》 14.众生以什么身得度,佛陀现什么身度众生 应身就是应随缘变。应是什么?佛度众生,看众生以什么身得度,佛就现什么身度众生。讲到底,化身和应身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与教化的众生为同类。今天是佛陀的应身也好,是观世音菩萨的应身也好,化身也好,比方说,佛陀出生在尼泊尔,他显化出来的应身和我们人一样高,寿命也跟人差不多,这就是佛陀的应身和化身。 ——《白话佛法》第十二册第44篇《再谈法身、报身、化身》 15.佛陀教化众生的真谛是什么 听众:腊八,佛陀的圣诞那天,一个弟子上香的时候,菩萨对他说几句话,弟子读一下:“今天是本尊佛陀成道之佳日,希望弟子们以佛陀的教诲谨记,慈悲为怀,教化众生。弟子们可以回顾佛陀一生,从中可以领悟佛陀教化众生的真谛,会让弟子们受益匪浅,在修行路上会少走弯路。以佛陀的慈悲、大爱为榜样,教化众生,让众生脱离苦海。末法时期,众生造业深重,不得解脱呀!幸得你师父来到人间救度众生,有的因缘福报尚浅,很难坚定信心修成正果。退转之人着实让为师心痛、着急啊。”观世音菩萨说:“弟子可以回顾佛陀一生,从中可以领悟佛陀教化众生的真谛。”请问师父,佛陀教化众生的真谛是什么? 台长:离苦得乐,叫你们看破这个世界,苦空无常,这就是佛陀教给我们人生的真谛啊。人间的真谛就是苦、空,一辈子苦,到最后空,还有就是活在无常当中,叫苦空无常,这就叫真谛(明白了。感恩佛陀把佛法带到人间,我们真的也要感恩师父)对啊,佛陀给我们解脱了,佛陀多好啊(是的)真的,可怜啊。 ——2018年1月26日《玄艺问答》 16.佛陀说法49年,却为何言无一法可说? 问:佛陀一生都在说法,可是临终前却说自己没有说到任何法。请问是不是因为众生闻法,也是得要靠自己的善根福德、悟性和智慧来理解?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而不同的人所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法不可说,只能靠悟。 答:是的。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上课很多年,中学又这么多年,上过课吗?上过。现在没有了,都进入脑子里了,还有的忘记了。老师到底教育了没有?教育也进了你们的血液和智慧中了,但是现在,老师讲的话你一句都记不住了,都没有了。进入八识田中了吗?进入了。那到底说没说?说了,就像没说一样,因为被你消化了。你们五年前吃的东西,吃过吗?吃过了,又没吃过。吃下去长肉了,但这个肉可能又减肥减掉了。是名教育,佛陀说出来的四十九年的东西可能是几千年的哲学观,年份是计量单位,而无穷的智慧是无边无量的,怎么可以用计量单位来衡量?所以佛陀说,我没说,我现在进入你们的智慧体,就是第九识田阿摩罗识了,第九意识本来就有佛性,我说的和你们的阿摩罗识连在一起,启发了你本身的佛性。你已经觉悟了,还是我说的吗?老师把你们培养出来现在会写字了,老师就像没有教过一样。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二十一)》 17.“佛祖拈花一笑”蕴含的禅意 听众: 师父,“佛祖拈花一笑”,这其中蕴藏的禅理是什么? 台长: “佛祖拈花一笑”,比方说很多东西可悟不可言,心中可以开悟、可以知道,但是不能讲出来。像你们有些孩子不懂事情讲出来的话,台长有时候也只能笑笑,回答不出来啊!像你们问的问题太傻了,你们有时候问的问题、做出来的事情,你说我能说什么?就像菩萨一样,你们人跑得去“佛陀,我这个孩子生出来,我以后就不生了,我知道什么叫苦了”。佛陀只能“拈花一笑”了,你不开悟啊!你不开悟,他只能笑啊。他跟你凶啊?(笑看世间人,觉得太可笑了)太可笑了。很多人跑过去求菩萨的时候,佛陀只能笑啊。“佛陀,您给我中六合彩”“佛陀,您给我当官”“谢谢啊,佛陀。您帮我怎么……我的孩子就好了”“佛陀您……”不笑?他心想几十年你们很快就没了,为什么还这么执著地去追求呢? ——2016年3月6日《玄艺问答》 18.佛陀将入涅槃时的教诫——以戒为本 佛陀即将涅槃之时,他的弟子都跪在边上,很伤心,很难过:“佛陀,您涅槃了,那我们怎么办?”佛陀就跟他们说:“以戒为本。”所以守戒就是一个人的品德,一个能够守戒的人是一个好人,一个能够守戒的人,他具有高贵的品质,就证明了他守戒的人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不会妄语,不会去贪瞋痴慢疑。所以守戒行为,要把它规范在自己的八识田中,时时刻刻守戒,不要忘记那些戒律。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82集《十念法(二)》 19.涅槃时菩萨证悟证道,散发繁光点点 听众: 今天是佛陀的涅槃日,我们纪念菩萨或佛的成道日或涅槃日。请问师父,成道和涅槃怎么理解?区别在哪里? 台长: 实际上纪念佛陀的成道日,就是一个纪念。要将这两个稍微比较一下,当然涅槃重要啊,涅槃是开悟,相当于一个人的开悟,开悟就金光闪闪,你在这一天多念经、求菩萨,相比纪念菩萨,那是两个概念,你明白吗?(哦,明白了)因为涅槃日,菩萨是证悟证道,菩萨身上会散发出种种的繁光点点,就是佛光点点,而且会佛光普照你们,所以当然涅槃日重要了,很重要很重要的;出家日或者诞辰日,只是就是纪念的意思。缅怀、纪念和开悟、涅槃,那是两个概念。 ——2017年3月12日《玄艺问答》 20.佛陀在人间大彻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听众: 今世开悟后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和没有开悟往生极乐世界有何不同? 台长: 记住了,有不同的。没有开悟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实际上他也是小开悟,开悟到天上之后他会在“七宝池”里洗个澡,实际上把他肉身的一些业全部洗掉,很干净,他到了天上才开悟;还有一种已经在人间大彻大悟,这叫涅槃。像佛陀在人间都是涅槃的,所以他大彻大悟,无上正等正觉。他证果了,已经在人间证果了,所以他上去就是菩萨。他也不要洗什么,完全清楚的,很干净的。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开示!) ——2015年6月28日《玄艺问答》 21.佛陀永远在我们心中——无所住处涅槃 师父跟大家讲,佛陀在涅槃的时候,他对众生说过:“弟子们,我没有离开你们,我就在你们当中。”这就是告诉我们,人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死亡的,就是涅槃了。佛陀在我们心中,这在佛法界就是“无所住处涅槃”。什么叫无所住处涅槃?就在你的心里,没有固定的一个地方,你走到哪里,佛陀的身影就在你身上。就像法师一样,走到哪里,法师把佛的教诲、佛法僧放在心中,所以佛永远住在他的心中,所以无所住处涅槃,明白佛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只是众生的内心不干净。你说佛哪一天不在?我问你们,你们吵架的时候,跟别人不好的时候,佛在不在?还在。这时候你们没有把佛放在心中,所以你们才会有人间的内心不净,不干净。如果你内心干净,佛处处在你心中,会去除你的颠倒梦想、颠倒妄想。一个人不切实际地在人间做事做人,人家就说你这个人是一个吹牛说谎者、妄语者、绮语者、恶口者,就是这么来的。你把佛放在心中,你讲出来的话都是如理如法的,所以你肯定能见到佛,因为佛在你心中,你的内心干净,你随时能够看到自己内心的佛。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112集《方便法门去无明》 (三)佛陀的庄严德相 1.佛陀法相庄严,不轻易言笑 听众: 师父,您在《白话佛法》第86集《精进是成佛的根》中讲道,难陀发了弘愿,然后佛陀就笑了,因为佛陀看到难陀将来会成佛。阿难就奇怪佛陀为什么笑。请问师父,佛陀是不是很少笑? 台长: 是啊。你去看哪个庙里佛陀形象是笑的?佛陀很庄严的(是的)佛陀很庄严的,所以他不大笑的。修得越好的人到后来就不是随便笑的。因为这个人间,除非弥勒佛,他是看破红尘,看破人间这些,他笑人间,像济公活佛一样,笑我们人间愚痴啊(明白了) ——2020年7月31日《玄艺问答》 2.佛陀清净微妙的法音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此话是否是佛陀之语。意念中,我好像是在佛陀时代,佛陀身边的人。 2018年,6月4号早上7:50左右,香快烧完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一个画面在我眼前出现,画面中好像出现伟大的佛陀年轻时的圣像,面向南方。我以为是幻觉,没有多想。就在此时,我突然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特别好听,如绵绵流水之音,又如高山回荡之音,空旷中之亲切,感染力很强,又有大自然中的音波,磁力之厚实,然后听见开示如下—— ………… 答: 这是佛菩萨的开示,充满着正能量。 ——《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三十六)》摘选 3.佛陀发螺右旋的肉髻——无上圆满妙相的说法 听众: 师父在节目录音中曾好几次说释迦牟尼佛头发是自来卷,那请问师父自来卷的人从玄学角度来讲有什么说法吗? 台长: 哈哈……你们研究得厉害呀,连佛陀的头发你们都研究,哈哈……实际上佛陀这个头发就是代表他的智慧,一个卷就是智慧呀,就像一个小周天一样。就是他整个头上头饰全部卷就是像宇宙空间一样的,全部在他心里。不是人间看头发卷的啊。为什么有些菩萨头发是光的?像地藏王菩萨,很简单了,他跟宇宙天地全接上气场了。为什么和尚全要剃度?你今天不问有几个人讲得出这些东西呀?这些全是天上的东西,你叫他怎么解释,他怎么讲得出来?你叫他编都编不出来,讲不出来的。为什么知道吗?头发光是什么,他本身就是个宇宙,把大宇宙接入你的身体上的小宇宙之间,天和地才接通啊。根本没有人间的东西了,他完全是头上是光的,就是接着整个宇宙之光啊(哦,明白了)这些东西里边太有讲究了,像佛陀已经整个宇宙空间都在他的心里,所以他会有这些形象出来。每一个菩萨的形象都代表了他自己本身的一定的能量体,是这个概念呀,听得懂吗?(听得懂) ——2014年12月5日《直话直说》 4.佛菩萨赤足代表心中干净、光明磊落 听众:我们以前看到寺庙里或家里供的大菩萨像都是光着脚、不穿鞋子,踩着莲花,有的神话剧里的菩萨也是踩着祥云,光着脚。但是大的护法神是穿着那种长的靴子。师父,这有什么样的讲究吗? 台长:光脚实际上就是脚踩莲花,干净啊,菩萨光脚是代表他的光明磊落。菩萨的莲足,他的脚像莲花一样,它就是莲花,莲花脚。所以佛陀的脚都是莲花,莲花瓣(有时候佛菩萨踩祥云,师父开示开示)都是啊,踩在莲花上。因为菩萨根本不会说谁来关注你的脚。而且到了法会上,庄严的话,就是莲花,看不到脚的,坐在那里,哪有脚啊(师父,护法神的形象为什么穿着靴子呢?)他就是代表一种庄严相,沉重。你想想看,护法神拿着兵器,他就是护法的那种神的相出来了,他是一种庄严相。那个脚又不是踩莲花的,他当然就脚踩着大地,头顶着天空。他就是顶天立地,护法神的形象是顶天立地,所以他必须要穿鞋的。但是你看到除了金刚菩萨之外,其他的护法神也有不穿鞋的(明白了) ——2020年3月8日《玄艺问答》 5.“吉祥卧”对于养生和修行的意义 听众: 师父,您给大家讲讲吉祥卧吧。 台长: 吉祥卧,佛陀睡觉的姿势。从生理上来讲就是不压迫心脏,因为很多人心脏不好就是经常靠着左面,他就不舒服了。佛教修行的姿势……冲着右面像狮子王一样的,你看狮子很多的都是冲着右面来睡觉的。佛教有四大威仪,睡觉你不能像动物一样两腿叉着、面朝着上面的,这个是动物卧,过去就叫畜生卧(是)也有修罗卧,也有吉祥卧。因为卧如弓,这个是威仪。有的时候左手搭着膝盖,两腿相迭,不得掉举。两个腿这么迭在一起就有一种庄严相出来。仰睡,有一些睡得比较好的姿势,仰睡是修罗睡,也有的。但是不能左手像枕头一样,右手搭膝盖的,明白吗?(明白了。我们真的也是要学吉祥卧,对身体好,也助于修行)对,你睡觉一定要向右的。从科学上来讲,肠胃的胃,它的口是在右边的,所以你把胃里边的东西都顺着这个口到肠里边去,就不要积在胃里边,你往左边一睡的话,就等于这些肠胃里面吃的东西不消化的全部到左面的胃里去了。胃有一个口的,它是在右胁的(明白了)不但是心,而且吉祥卧功德非常大,临终不会堕恶道(哎哟,原来是这样。吉祥卧从佛法角度和科学角度都能讲得通、说得通)都讲得通的。所以很多人,如果你要是酣睡当中离开人间的话,你这个卧势就不会堕落三恶趣,不会堕落三恶道,明白了吗?(明白) ——2020年4月5日《玄艺问答》 (四)缅怀伟大的三界导师南无释迦牟尼佛 1.佛陀的精神永存于世间 今天是腊八节,也是佛陀的成道日,为什么全世界有五六亿的学佛人都在敬仰佛陀?佛陀走了吗?他没走啊,他在天上,他永远地活着。为什么有些人他没有死,但是他已经像死人一样,所以怎么样让自己的精神永存在这个世界,那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探讨佛教的精髓。 ——《人间修为 拥有的是慧命——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2.缅怀伟大的佛陀证悟宇宙真谛,引领众生走向解脱 据佛经记载,我们伟大的佛陀为了寻求人生的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佛陀来到了岸边一棵毕波罗树下,发誓“今若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此身而终不起于座”!经过七天七夜的思考,我们伟大的佛陀终于豁然大悟,认识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灭除痛苦的方法,对宇宙人生真实的含义有了彻底的觉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佛”和“成道”。 在今天这么一个伟大的佛陀成道的日子里,我们要缅怀伟大的佛陀将宇宙的真谛告诉我们,让我们能够在人间就能解脱痛苦和烦恼。我们要学会懂因果,知善恶,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方成菩提道。我们要学习伟大的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走上菩提道,让佛法能够在人间到处开花结果,沿着佛陀的脚步一直走向无上正等正觉。 希望佛友们好好努力。 ——《2021年师父每日佛言佛语(2021年1月20日)》 3.佛陀为众生而活,千百年来为众生所怀念 台长:要记住一句话,在世界上活着不能为自己活着,要为别人活着。很多人一辈子自私,最后到死了都没人想念他;有的人一辈子为众生活着,不管哪一年哪一世,人家都会怀念他。你到底想做个什么样的人?你看佛陀,涅槃2500年了,到今天大家都在怀念他,全世界都在怀念他。有的人做了一世坏人,几辈子都被人家唾弃。所以必须要好好地学佛,学正能量,帮助别人就是正能量,能够解脱自己,那就叫超能量。师父就是要让你们超越自己,超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2020年1月17日《玄艺问答》 4.佛法是圣贤给人间带来的教育 台长:下个礼拜一就是我们伟大的佛陀圣诞日,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更好地相信菩萨,相信我们伟大的佛陀。当年到人间来救我们,传下了这么好的佛法,让我们受益无穷。佛法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圣贤给人间带来的教育”。 ——2015年5月22日《玄艺问答》 5.佛陀在人间吃尽万般苦,带来万般福 台长:下个星期三,就是四月初八了,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日。希望大家好好念经、学佛、修心,要对得起我们这位伟大的佛陀。佛陀为我们吃尽万般苦,给我们人间带来了万般的福。 ——2017年4月27日《玄艺综述》 6.学习佛陀的精神,弘扬大乘佛法让众生皈依净土 我相信,只要大家拧起一股绳,全世界莲花朵朵开。台长现在全世界每个国家包括中东国家都有学佛弟子,所有国家都有学佛人,佛法无边佛海深,这么好的哲学、这么好的理论、这么好的佛法,我们要对得起佛祖。当年佛祖来到人间弘扬佛法,吃尽人间的苦,给我们带来佛法,让我们受益。我们要学佛陀的精神,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照亮心中的本性、良心、善心和慈悲心,去继续帮助别人,用小乘佛法作为学佛的基础,用大乘佛法让众生全部皈依净土。 ——《少欲无求 解脱放下 永脱轮回(下)——2014年3月2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卢军宏台长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开示》 7.学习佛陀的慈悲教化众生,感化众生 要学佛陀的慈悲,你们知道学了佛陀的慈悲之后你们要干什么吗?学佛陀的慈悲之后,你们要懂得教化众生,就是去教育、去感化众生。帮助别人,要感动别人啊。现在人跟人之间就是做了一点功德,做一点工作,你不能让人家感动,人家还讨厌你呢,那你怎么学佛啊?你们看看,师父让多少人感动啊?师父是用实际行动感动别人,早在六年前的法会,很多老伯伯老妈妈来了,经济条件不好,被旅行社骗了,师父全部贴他们的,那个时候师父没说一句话,那些老伯伯老妈妈很感动啊。师父就经常想,这些老妈妈如果是我的妈妈呢?是我的奶奶呢?他们现在闻到佛法了,家里条件不好,还这么千里迢迢地来看师父,你怎么能让人家就这么难过地回去呢?将心比心啊,学佛就是学的一颗心。 ——《白话佛法》第十册第1篇《善用人生 与佛合一》 8.按照佛陀教育的真理来认真的实践 所以不管别人怎样,你自己管好自己,因为我们是受过佛陀教育的人,因为我们是真正地符合宇宙运行规律的人,因为我们懂得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我们每个人要按照这个真理去认真实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就是要大家懂得佛法界中常讲的“心”和“相”。 ——《心正是根 离相为要——2017年4月11日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文字和音频内容转自东方台卢军宏台长博客)
专题开示
随缘心
1月7日
0
89
2
上一页
1
...
143
144
145
...
16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