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光
首页
推荐
心灵之图
Search
1
【修心是要把自己修上去,不是要做领导】Zongshu20200829
256 阅读
2
【東方臺制作】娑婆世界最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视频合集)
229 阅读
3
【今世的逆缘 都是前世造业所致 | 梦见贪图功名利禄的人被鬼看不起】
184 阅读
4
视频 | 博客专题【纪念伟大的慈母观世音菩萨诞辰日】
178 阅读
5
【经常胡思乱想怎么办】Wenda20130714A
174 阅读
默认分类
法会
完整开示
精彩片段
共修组提问
看图腾
节目录音
问答节目
图腾节目
特别开示
观音堂开光
素食分享会
周六联谊会
大日子开示
师父小妙言
珍贵视频
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十二
新加坡共修
2022 专题
2023 专题
2024 专题
2025 专题
220506 缅怀佛陀
230113 平安吉祥迎新春
240101 佛光普照迎新年
240226 八正道
241118 控制杂念
241125 人生八苦
241202 远离对名的执着
241209 情债
241216 用圆满的心平衡世间的不完美
241223 性格与生肖
241230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250106 家和万事兴
250113 守护自己的气场
250120 喜迎新春
250203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210 无常是人生的真谛
250217 改变习气 调整思维
250224 念经是学佛修心的重要环节
250303 中庸处事是智慧
250310 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和对治方法
250324 心经的深意和妙用
250331 承认错误 可以消业障
250407 五大法宝的力量
250414 学佛人如何面对经济困境
博客内容
同修分享
解答来信
专题开示
佛教故事
震撼视频
禅心妙语
登录
最新发布
2025-03-30
【56. 心念要如如不动】—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56.心念要如如不动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秋收是自然规律,在春夏秋冬四季之中头尾都很重要,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头有尾。学佛做早课就是让大家要好好地跟菩萨请安:“求观世音菩萨保佑我今天平平安安。”到了晚上,做晚课就是感恩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我今天一切都很顺利,感恩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加持我,保佑我一天平平安安。”这样学佛人的一天就算圆满了。 修心不在于形式,而是要打开心门。好比你要去车行修车,你要先把车盖打开一样,如果你不把车盖打开,别人怎么来修你的车?你今天修心,就是要打开自己的心门,就是要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今天做错了什么?在我的心灵里还有多少肮脏的事情,尽管我知道自己的毛病,但是我还没有忏悔?”只有打开自己的心门,好好地把内心肮脏的东西清洗干净,你才能见到自己的佛性,这就是自性如来。虽然太阳天天有,外面的阳光很明媚,你今天待在家里,如果你把家里的门窗全部关上,你再怎么看,你也是看不见阳光的。只有当你把门窗打开的时候,你才能看见外面的阳光,窗外灿烂的阳光才能照射进你的家。学佛修心也是这样,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心门打开,才能感受到菩萨的佛光普照,我们的内心才会充满光明。 即心即佛。你这个心只要学佛到位了,佛就会出现。你今天的这个善念只要到了,菩萨就来帮助你;你今天的恶念到了,魔和灵性就会来找你。举个简单例子,只要你们偷偷地动一个坏脑筋,你们试试看会有什么结果。师父相信你们修到今天,已经有这种感应了。如果你动心要把别人的东西悄悄拿走,看看你会不会有感应。你马上会觉得自己神志不清、心慌意乱。因为我们已经是一个修心的人,因为我们的心就是佛——即心即佛。 不修心的人业障难消、慧命难增。什么叫慧命?就是智慧的生命。理解自己、理解别人的人就会拥有慧命。现在的人很自私,只理解自己,不能理解别人,所以人和人之间才会产生很多矛盾。你能够理解自己的妻子吗?你能够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能够理解单位里的老板和同事吗?人是靠着心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如果学佛人连心智都不懂,那你哪来的慧?没有智慧的人,就是因为自己的业障太重。 师父讲来讲去要讲到人的根源是什么,人的根源就是人的心,叫直指人心。人的心是最重要的,你的心想什么,你才会有相应的行为和语言出来。人的行为和语言只是一种缘分,而不是根本。人真正的根本是什么?根源是什么?就是人心。过去经常讲“身是客,心是主”,身体只是你的客人,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心才是你自己的主人,所以修行就是修心。 菩萨说过,至高无上的法就是自己的心。在你的心中,如果经常想一想自己不能破戒,那么你就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法。如果你吃素的人突然之间吃荤了,是不是违法破戒了?这个时候你的内心会是什么感觉呢?恐惧和害怕,怕有报应。当你的心中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法,你的心就是证悟的心,你就不敢再做坏事。今天你一个男人很喜欢一个女人,如果你的脑子里动了一个坏的意念,接下来的报应你自己一定会知道。因为你动心了,你就是没有证悟,你就是偏离了自己纯洁的心灵;没有纯洁的心,你根本就不可能拥有未来涅槃的心。涅槃的心就是完全彻悟(彻底开悟)的心。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动一个念头,你都会犯罪,所以有智慧的人修到可以止念,连念头都没有,更不会信口胡言。如果一个人有脏语言、坏行为出来,这个人一定是“垃圾”。学佛人能够骂人吗?骂人的人会是真修之人吗?你们现在要修到什么境界呢?例如,你的心中有了一个不好的想法,你马上就要知道自己已经犯了大罪、造了大业,这就叫修心,这才称为“觉”,把心修好称为“悟”。 直指人心就是说,你的心不能起心动念,连念头都不能动,因为一切都是业障,有业(带罪的业)就有罪,所以叫罪业深重。一个人的念头一错,身体上、精神上所有因果全部开始变化,果报就来了。师父问你们,你们的心想到哪里,你们的身体是不是就会有反应?举个例子,你到商场里去买东西,如果你手上拿着某样东西,柜台没有给你计算钱,而你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你的心是不是不会动?当你知道这样东西没有算钱的时候,你的心就会慌了吧?怕了吧?担心万一查出来了,会被别人抓住吧?要被别人打了吧?所以你的因果就开始动了。 要自查于行、自查于心。自己每天要检查自己的语言、行为和心念,要走正道,不要堕落。堕落是什么?就是放纵自己的身口意。堕落的人会自毁慧命。学佛人要有一颗证悟的心,要证悟佛性。你知道自己今天做的事情是对的,是善良的,是慈悲的,是菩萨的行为,那你就是证悟了佛性,你就会得到佛法的真谛。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30日
0
2
0
2025-03-30
【55. 无有烦恼 一心不乱】—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55.无有烦恼 一心不乱 修心要直修佛心,一直修到找到你内心的佛性。学佛人修心,首先你必须要排除五欲,不要被六尘所染,因为只要你有欲望,你纯洁的心地(内心深处)就会被污染。《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后来我们学佛人把这句话用来指花花世界,来形容这个世界非常地繁华。菩萨把这个世界称为尘世间。我们人为什么要在这个红尘世界修行呢?因为我们要修一种苦行,这种苦行能够让我们断除因人间欲望而产生的烦恼。比方说,你觉得自己穿的衣服不够漂亮、吃的东西不够美味、居住的地方不够舒适等烦恼,全部都是你的欲望造成的,如果你能够排除自己心中的五欲,坚持吃苦,使自己生活变得艰苦点,你就会增长一颗慈心(慈悲的心)和一个加持的心(恒心和修持心)。修持心就是说一个人一直在困苦的条件下坚持修心。 一个人的烦恼和贪著是连在一起的,烦恼来了就是因为有贪心,贪心来了就会有烦恼,所以烦恼和贪心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如果你有烦恼,你一定是有了贪心;今天你这个人贪心一起,你的烦恼就来了。就像衣服和灰尘一样,你把衣服放在房间里,如果房间里有灰尘,那么衣服上就一定会粘上灰尘。佛法中讲,我们在人世间要精神抖擞地活着,要让烦恼去离贪著。精神要抖擞就如同衣服要抖一抖一样,经常把衣服抖一抖,就能够抖掉衣服上的灰尘。你们观察一下,就算一件衣服天天在穿,穿之前人总会习惯性地把衣服抖一抖,抖一下之后,穿时就会感觉衣服比较干净了。 我们今天做某一件事情,如果把自己的精神振作起来,抖擞一下自己的精神再去做,会觉得这件事情我又可以重新开始,我又有新的希望了,这个时候你的信心就足了,你的愿力就来了。用人间的话来讲,愿力就是一种志向。很多人活到今天,一生没有什么志向。有一个理发师跟佛友说,他在理发店二十五年了,这二十五年里他就是从早上站到晚上给别人理发,他没有志向,他的一生毫无作为,他没有想过如果哪一天不能继续理发了,他该怎么办。佛友说,等到哪一天他清醒了,明白了人生苦空无常的道理,他可能已经躺在医院里。 要记住,人要有志向,人要精神抖擞。抖擞是什么?就像衣服抖灰尘一样,衣服会变得干净。那么,我们人靠什么抖擞呢?就是经常要学习佛的理论和佛的智慧,这样的话你就会振作起来,改掉自己的毛病,重新做人。你们弟子现在必须要看师父的《白话佛法》,看了之后你们会懂得很多佛的道理,你们的精神就会抖擞振奋起来。我们有时候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很累,因为心里会难过、感情会出问题、工作有压力等,但是只要你想到“我到人间来只是一个过程,我不想在人间拥有什么”,你是不是抖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灰尘?接下来,你的心里是不是很轻松?你是不是就会有心愿了?那么你就会发愿,发什么愿?就是自度度人,广度有缘众生的菩提大愿。 经文中说的“打佛七”是佛教的一个仪轨。“打佛七”说的就是发菩提心,让你坐在那里发菩提心,让你制心一处。很多法门,比如禅宗,就是叫你坐在那里,什么都不要想,把所有的一切都放下,脑子里空空如也,禅宗师父就在前面慢慢地讲法:“宇宙星空,一切如空空无色……”所有的弟子在那里边听边打坐。实际上这就叫禅坐,这是一种修心的方法。你们现在坐在这里,可是你们的心放在哪里了?你们脑子里没有想其他事情吗?比如:家里的门有没有关?车库的灯有没有灭?学佛人的心就是要放在学佛上面,要把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全部忘记、放下,只有这样,修心才能有成就。 “打佛七”就是叫大家的心要放在一处,集中一段时间,认真念佛,以求克期取证。学会办道修行,克服我们身口意的毛病和习气,取道证实,期望得到佛法的真谛。“打佛七”来自于《佛说阿弥陀经》:“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所以,念佛法门也好,持咒法门也好,禅定法门也好,都有相通的地方,大家了解一下还是有益处的。 为什么师父叫你们念“佛教经典组合(小房子)”、念经要念七遍(张)、二十一遍(张)、四十九遍(张),都是以“七”为基数的?因为“七”是一个圆满数字,一个星期七天就轮回了,实际上就是叫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念经、念心,把自己的心要静下来。在人的一生当中,有两个时间是最重要的:一个是早上,一个是晚上。如果一个人在晚上不能把当天的烦恼消除,他身体的整个血液循环就会不好,他就睡不好觉,身体机能就会产生病变,这个人就会生病。如果一个人早上爬起来就倒霉,就不开心,就听到不好的事情,这个人整天都会精神萎靡不振。我们要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早上和晚上,让自己每天都精神抖擞地学佛修心,发无上菩提心,广度有缘人。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30日
0
0
0
2025-03-30
【54. 去除杂念 知行合一】—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54.去除杂念 知行合一 学佛人要懂得佛果。佛果是什么?就是具有佛的果报。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拥有佛的果报,这句话反过来就是说,如果你想拥有佛的果,你必须要种佛的因。今天你心疼别人,别人以后一定会对你好;今天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一定会感恩你;今天你学佛了,就会有佛的果报出来。果位是你果报的再现,你怎么会有这个果位呢?因为你一直在做善事和学佛,你就会慢慢地拥有相应的果位。举个简单例子,有一个人在公司里天天帮助别人,他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要做经理,他就是不停地帮助所有的人,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主动去做,做到最后,他当上了总经理,总经理就是这么做出来的。机会是靠你自己做出来的,因为你种下了佛的因,你就会有佛果,你就会得到佛的果位。 我们天天学佛,帮助别人,“我不执著人间的事情,我就做好人、做好事、学菩萨”,到了最后,菩萨会给你果位的。你修到什么程度,你就会得到什么果位。佛果到最后有一个叫“无我果”,这个果位很大。“无我果”就是没有自己,做什么事情把自己都忘记了,脑子里只有众生。修到这个果位的人,会觉得做好事不是自己做的,帮助别人是自己应该的,吃点亏也无所谓,还能够承受苦难,认为苦难是自己的业报,只要吃苦,就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这就是无我的果位。 学佛人把自己肉身的光芒和自性智慧之光契合在一起,就会拥有佛光。因为人的心灵干净之后,他的肉身也会干净,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舍利子。如果一个人修到最后拥有了舍利子,就说明这个人的肉身已经很干净、有光芒,再加上这个人很有智慧,拥有智慧之光,肉身之光和智慧之光合在一起,这个人就会拥有佛之光。 师父再跟大家讲“知行合一”。知道的道理要用行动去实践。你的行为和你知道的佛理合二为一,那你就是在学佛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学习佛法知识再多,如果你的知识和行为没有合在一起,那你就是在退步了。所以在修行当中要寻求知识。你们现在是不是在修行当中寻求知识?学佛学知识,用心记下来不就是知识吗?师父现在教给你们的佛法知识,如果你们能够记住佛理,这些知识就变成你们自己的了,你们就是拥有了这些知识。有些弟子年纪大了,师父讲了这么多,他记不住,他就很难融会贯通,他就是没有把师父讲授的知识变成他自己的知识,因为他听过就忘记了。如果你们听过了能够记住,并且能够落实到你们的修行当中,那么,你们就拥有了这些佛法知识,而且能够用其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这就是知行合一。 一个人即使知识再多,如果不用在自己学佛的行为上,这个人就是无知。“我知道不能骂人,憋不住了还是要骂人。”这个人就是没学到佛法。“我知道学佛人应该慈悲,可我就是恨他。”这样的人有知识吗?无知。佛曾经说过,佛法不是纯理论,要实实在在地去做才会相应。如果佛法都是像学校里学的那些书本知识,那么怎么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呢?又怎么能帮助众生解脱苦难呢?佛陀释迦牟尼佛到人间弘扬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众生解脱苦难,解脱生老病死,解脱离别之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一切人间苦难,菩萨是为了帮助我们来解脱的,不是让我们学了这个理论后还是在实际生活中受苦、迷惑。 学佛人不能对某一件事情只有一个见解,不能死钻在某一个事情里面出不来,否则就会执著,执著的人就会愚痴。“我觉得他很讨厌,我就不喜欢他”,“我觉得这工作太枯燥了,我就不喜欢它”,“我觉得我儿子一定要考上精英中学”……这些都是执著。很多人学了一点佛法知识就自以为是,也听不进师父讲的佛法,关于这一点,让我们听听佛陀是怎么说的:“凡执著于某一个见解,而藐视其他的见解,为卑劣。”“卑劣”这两个字不轻,智者称之为“缠缚”,有智慧的人把它叫作“缠缚”。因为你不想去听别人的意见,因为你总以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实际上你就是被某一件事情绑住了,你就不可能产生智慧。 人应当自做皈依,只有当人自做皈依的时候,人才会非常地清净,因为人本身具有佛性。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碰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必须冷静下来,用佛性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情,做错了什么事情,只有这样觉悟自身,他才能产生智慧克服烦恼,这就是转烦恼为菩提。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30日
0
0
0
2025-03-30
【53. 净信才能静定】—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53.净信才能静定 学佛人要净信。我今天相信某个人,就要很干净地完全相信他,相信他绝对不会做坏事。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很好,你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坏事吗?“不会,儿子真的不会做坏事。”你相信你的老婆对你好吗?“相信,老婆对我很好。”你相信你的老婆不会出格吧?“我相信她,她不会红杏出墙的。”如果你在心里完全相信某个人或某件事,你就是拥有了一颗永久之心,因为这颗永久心像一粒定心丸一样,能够把你的心定住,你的心定了,你才有智慧生出来。孙悟空有一根定海神针,就是波浪来了,他都能把大海定住。跨海大桥为什么能够在海上任凭风吹雨打而不垮掉呢?就是因为它有桥墩,墩就是它的柱子和支撑。 你的心中如果经常有一颗永久心,因为你相信他是好人,因为你相信他不会伤害你,你的心就有了定力。很多人为什么会怀疑别人?因为自心不定。怀疑别人的人就是心不定,心不定的人,眼睛会贼溜溜地转,眼睛转久了,心就在“砰、砰”地跳,跳到后来就难过了。现在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多人都有胡思乱想的毛病,想一个事情会越想越糟糕,看一个人会越看越怀疑:“这件事情我看就是他做的。”你越想越会觉得是他做的,你看他所有的动作都会觉得这件事情像他做的,然后就怀疑对方,因为你的心飘忽不定。心不定的人,哪来的智慧? 学佛人除了要净信,还要有诚心。诚心是什么?就是实证之心,实实在在证得佛法之心。也就是说,我今天相信观世音菩萨是实在的,因为我实在太相信观世音菩萨,我没有任何理由离开观世音菩萨,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学佛、不修心,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实证之心。证得佛心就要开发自己身心的宝藏,这个宝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悟性,也是我们的智慧之心,就是永久心、实证之心。当你完全相信,你有诚心,慢慢地你就会显现出自己的宝藏,然后你就可以用自己身心的宝藏去医治自己灵魂和身体的疾病。 一个有智慧的人会很快地治愈自己的心灵创伤。为什么有些人在心灵受到创伤后,他能够很快地走出阴影,而有些人却难以走出呢?因为走不出心灵创伤的人,还是属于没有智慧的人。想不通的人,就是对某一件事情执著不放,他就是没有挖掘出自己身心的宝藏,所以他医治不了自己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我们学佛,就要认识佛、懂佛,就要懂得佛的道德,拥有佛德。佛德是什么?就是佛的品德、佛的道德和佛的性德。师父分开来讲给你们听。 第一,佛的品德是什么?高尚,从来不跟别人斤斤计较。一个不跟别人斤斤计较的人,就具有佛的品德。现在几个人有佛的品德? 第二,佛的道德是什么?帮助众生,普度众生,慈悲众生。你们有几个人具备佛的道德?有些人具备两个,有些人具备三个,但是很少有人能具备佛的这四个道德。 第三,佛的性德是什么?佛的性德就是佛的本性德能,佛的本性是善良的,佛的本性是人伤我痛,佛的本性是愿意替众生吃苦。妈妈就有母亲的性德。很多母亲愿意为孩子吃苦,这就是“母德”。妈妈真的很伟大,她肯为孩子吃苦,而我们现在有几个人肯为众生吃苦?秘书处有些小朋友接听咨询电话,回答听众几个问题后就不耐烦了,马上就没有耐心,这样的人具有佛的性德吗?如果现在是观世音菩萨在接听电话,观世音菩萨会这样没有耐心吗?妈妈对孩子苦口婆心,不停地讲:“孩子,你要好好地吃饭,你不吃怎么长大?你这么吃一口,这里会胖出来的,再吃一口吧,你是个好孩子。”妈妈为了孩子好,自己肯吃苦,非常有耐心,这是妈妈的本性、性德。 佛的本性是救度众生,看不得别人受苦,可现在人的毛病却是看见别人开心,他就难过,看见别人伤心,他就开心,没有性德,缺乏慈悲,离佛的本性相差甚远。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慈悲,拥有佛智佛德。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30日
0
0
0
2025-03-30
【52. 无漏的智慧】—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52.无漏的智慧 你们过去年轻时造下的一些恶业,虽然当时觉得事情很大,现在通过学佛修心,通过忏悔,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融化掉了,变得没有了。你们现在面对的很多苦痛,几年之后也会融化掉,最后没有了。所以,你们现在受的这些苦难,从长远来说都是白受的。师父就不会受这种苦,师父该讲你们的毛病就要讲,讲过了心里就踏实,因为师父一会儿就会把对你们批评的话全部融化掉。你们听从师父的教导,改掉自己的毛病,改正了就会没事了;如果你们不听,你们心里会罣碍。如果融化不掉,那就是块砖头,说小一点就是粒石子,把它放在心中,撞到哪里,哪里就会痛。所以,不能化解感情挫折、不能融化痛苦烦恼、不能消除困境磨难的人,他就等于拿一粒石子、拿一块砖头、拿一把剪刀放在自己的心口上,碰到哪里、剪到哪里,哪里就会痛。 想一想你们年轻时候,那些想不过来的事情多痛苦,但现在还有那种感觉吗?你们现在觉得很痛的事情,几年之后还会有这种痛感吗?小时候拔牙疼得不得了,现在那种疼痛还有吗?没有了,事情过去了就结束了。所以理解“融”字很重要,“融”就是融化、化解,把自己心中的不开心全部化解掉,那么你的境界就跟宇宙空间的气场衔接上了。师父问你们,一片白云在天上,你刚刚还看见它在你的眼前,过一会儿你就看不见了,那是为什么?因为白云已经融化在蓝天之中。 菩萨的佛光会照到每个角落,师父讲的每个角落不是指房子的每个角落,而是照到你心田的每个角落。菩萨的佛光要让你的眼睛看清事物,让你的鼻子闻干净的气味,让你的嘴巴说善良的语言,让你的耳朵听美妙的声音,要让你的心田像莲花一样绽放,让你的腿脚经过太阳的照射之后生出更多的钙质,所以缺钙的人应该多晒太阳。太阳给人灌注一种强烈的正能量,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万物生长靠太阳。 师父跟你们说的佛法,里面富有深奥的哲理,你们要好好地学。所以,佛光普照要照到你全身的血脉,先普照你的肉身,然后照到你的法身,再照到你的清净之身,等到你有了清净之身,你的慧命就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当一个人很安静、很干净的时候,他的慧命就出来了。慧命是什么?就是智慧。定能生慧,有定力、冷静的人就会生出智慧。 很多人做功德有漏,那是怎么漏的呢?有些人做一件好事非要搭一点贪心,做一点功德非要搭一点私心,这都会有漏。例如,因为我跟某个人比较谈得来,我就愿意跟他一起学佛,这也会有漏;因为这个人怎么样,我就恨他,又有漏。你这么左漏右漏,漏到后来就漏光了。所以,学佛修心,无漏实际上就是正思维的释放,也就是说,我做每件事情都是正信正念正思维的释放,这样才不会有漏。举个简单例子,不管碰到什么事情,你先跟菩萨讲:“观世音菩萨,我今天没有任何私心,我今天真的是为了度他,我跟他接触不是因为他有钱,不是为了以后想得到他的帮助,观世音菩萨,您看得见我的诚心。”你敢这么讲吗?你们有几个人敢这样讲?如果你这么讲了,而且实实在在地去践行,那就是无漏的功德。 漏分为器官上的漏和神漏。耳朵、眼睛、鼻子都会有漏,比方说,鼻子流鼻涕,眼睛流眼泪,这些叫器官上的漏,经常打喷嚏的人是漏气。器官上的漏不是最可怕的,那么,最可怕的漏是什么?是神漏,就是精神上的漏。虽然你身体很好,可是你经常担心、难过,从而导致你的气血不通、心神不宁,这就是漏了。你跪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我的孩子怎么办?”只担心了一下子,气全部跑光了。很多人精神上一漏,思想就不集中;很多人精神上一漏,接下来身体就不好;还有人精神上一漏,人马上像傻瓜一样。就算你跪拜菩萨,脑子里却胡思乱想,这就叫神漏,就是精神漏掉了。要懂得,精神影响着你的身体,身体影响着你的精神,精神好的人身体会好,身体好的人精神会好,有修为者要合二为一。 师父经常跟你们讲要修一体双慧,一个身体要有两种慧,一个叫身慧,一个叫命慧。做出来的动作很有智慧,档次很高,从来不做下流事情,不做烂事,这叫身慧;命慧就是讲出来的话、思考出来的问题都是非常高尚并且很有智慧的。学佛人就是要修身心,如果你修一体双慧的话,你的身体就会健康,你的精神就会充满智慧。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30日
0
2
0
上一页
1
...
10
11
12
...
9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