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话佛法 下的文章 - 第 25 页 - 心灵之光
首页
推荐
心灵之图
Search
1
师父讲述佛陀伟大的一生|纪念佛陀出家日 20200301 视频开示节选
274 阅读
2
【修心是要把自己修上去,不是要做领导】Zongshu20200829
266 阅读
3
【東方臺制作】《伟大的佛陀》
259 阅读
4
【冤冤相报何时了,有境界的人不要人家还债】Shuohua20161125
244 阅读
5
【東方臺制作】娑婆世界最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视频合集)
238 阅读
新加坡共修
2020 专题
2021 专题
2022 专题
2023 专题
2024 专题
2025 专题
200928 忏悔的重要性
210326 缅怀佛陀和净心
220506 缅怀佛陀
220715 纪念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230918 修行就是和无常赛跑
230113 平安吉祥迎新春
240101 佛光普照迎新年
240226 八正道
240520 常见的几种思维障碍
240617 珍爱慧命 戒除网瘾
240701 五戒:戒妄语
240715 心佛一体 皈依自性
240722 生气的因果
240812 戒除自私心
240819 业力
241118 控制杂念
241125 人生八苦
241202 远离对名的执着
241209 情债
241216 用圆满的心平衡世间的不完美
241223 性格与生肖
241230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250106 家和万事兴
250113 守护自己的气场
250120 喜迎新春
250203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210 无常是人生的真谛
250217 改变习气 调整思维
250224 念经是学佛修心的重要环节
250303 中庸处事是智慧
250310 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和对治方法
250324 心经的深意和妙用
250331 承认错误 可以消业障
250407 五大法宝的力量
250414 学佛人如何面对经济困境
250421 远离人间修行的诱惑
250428 不让恶缘转轮回
250512 善观因缘
250519 给学佛人的开示
250526 六波罗蜜之精进
250602 改变人间思维
250609 有智慧的布施
250616 佛缘与根基
250623 业力的影响
250630 不忘自度 方能度人
250707 忍辱的五个层次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721 看清欲望 远离欲望
250728 严格地守好五戒
250804 小故事 大智慧
250811 众生皆具佛性
250818 生活与思维 皆需阴阳调和
新加坡-分享交流会
2025 交流会
250615 参加共修和分享会的好处
250622 戒除网瘾
250629 观世音菩萨圣号
250720 命运
250727 如何改变命运
250803 六道轮回
250810 妙用佛法 控制情绪
250817
250824
250831
震撼视频
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十一
《白话佛法》一
专题开示
博客内容
同修分享
解答来信
佛教故事
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化身
师父讲的佛学故事
禅心妙语
紧跟师父向西行
特别开示
观音堂开光
素食分享会
周六联谊会
大日子开示
师父小妙言
珍贵视频
节目录音
问答节目
图腾节目
法会
完整开示
精彩片段
共修组提问
看图腾
默认分类
登录
找到
191
篇与
白话佛法
相关的结果
- 第 25 页
2025-03-16
【31. 执著是解脱的障碍】—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31.执著是解脱的障碍 师父继续跟大家讲“人相”。“人相”是什么意思呢?依存相续生存的原理,相续就是相互持续,就是说,我们之间相互依靠,这个人才能生存。然后又依靠有漏的身蕴,那么有漏的身蕴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人的身体是有漏的。想想看,人的身体怎么不漏啊?漏出多少事情?动手术一开刀是不是气就跑掉了?一个人动完手术后,至少一个月缓不过气来,精气神都跑光了,所以一个人是不能随便开刀的。就像手表一样,从来没有打开过,它会很准,一旦打开了一次,它要么快、要么慢。所以人的身体有漏,做错事情有漏,人在发脾气的时候,身体是不是有漏? 依存相续生存的原理,虽然跟别人必须相互依赖地生存,因为自己身体有漏,所以称“住于有漏的世间”。就是说,我们因为身体有漏,但是又必须依存,而且大家一起住在有漏的世间当中,这个世界是没有圆满的人间之相,所以就叫“人相”。师父讲给你们听,人就是永远没有圆满的,你说哪有人是圆满的?可能吗?再伟大的人也没有圆满的。 接下来跟大家讲“众生相”。“众生相”是什么呢?众生是依业和烦恼转生三界。业就是业力,你的善业、恶业叫业力。依业和烦恼转生三界轮回的,就是众生相。什么叫众生?因为你们都是在转生,我们很多人要不就是从天上下来的,要不就是从畜生、地府投胎来的,还有的就是在人间转来转去,实际上,六道轮回讲的就是转生三界轮回,所以,凡是轮回转生的众生一定是不圆满的,因为他们一直在轮回当中。 再讲“寿者相”。在同一时间当中,大家年纪都差不多,指时间,大家都在人间活着,为什么别人说他年纪这么大,你年纪这么轻,什么叫时间差不多?师父问你们,你们的年纪是不是差不多?因为每个人基本上都会活到六七十岁、七八十岁,是不是一样的寿啊?所以“异熟果相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虽然你生出来晚,你年轻,但是大家最后的果实,就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前世所造善恶因导致了今生的苦乐果报,今生所造的善恶因又造成来世往生善恶道的果报,这就是异熟果。所以可以保持——保持什么呢?叫相续。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活到一定的年龄,而且在同一个时间,我们的果实都相同,这种人的生命的相续,就是继续延续寿命,就叫“寿者相”。 因为我们人求长寿、怕死,那么师父告诉你们,很多人求长寿,“我不要死”,这也叫执著。你们想想看,一个人怎么会不死呢?“你活得长一点吧,你活一百二十岁吧。”可能吗?这不叫执著吗?你能活到一百二十岁吗?你们告诉师父,谁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就算活到一百二十岁,也是属于执著,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在虚幻世界的实相中,佛经里面经常讲实相,实相就是说在实际情况当中,寿者相是不存在的。在实际当中,我们人说寿者相,这个人有寿者相,能够活得很长,其实这是不存在的——亦不应有寿者相。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菩萨说了,你们追求这些人间的长寿相有什么意思啊?其实没有寿者相,没有什么长寿短寿的,因为人的生命是会延续的,只是阳寿与阴寿之分。 执著是解脱中最大的障碍。我今天为了感情问题放不下,为了孩子的问题放不下,为了跟爸爸妈妈的关系放不下,这个时候,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就是执著。我妈妈从小这么爱我,为什么现在对我这样?我的女朋友为什么会把我甩了?我想不通啊,就执著了。为什么这个男的不跟我好了?我执著,我想不通。明明每天做的事情,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化了?我执著了,我就是想不通。那么,执著到最后就有了障碍:一种是智障,智慧当中的障碍;还有一种就是人家说的想不通,想不通到最后就绝望了。凡是自杀的人,全部都是第一有智障,第二就是想不通,执著。 师父过去跟你们讲执著很少,一讲到执著,很多人听不懂。实际上,执著是什么?就是我一定要去做这件事,我一定要怎么样。我一定要我的孩子考上某某大学,结果孩子没考上,孩子知道回去不好交差,“嘣”地一下,跳楼死了。最近在很多国家都发生了这种情况。你不能执著:“孩子,你要给妈妈争脸,妈妈一辈子全靠你了,我这一辈子的希望就在你的身上,你一定要给我争气。”结果考得不好,没争气,觉得没脸了,一下子绝望了。众生不能这样执著啊。你跟孩子说:“孩子,你考得好,爸爸妈妈开心,你是好孩子,考得不好,我们以后再考。”就这么简单。师父今天对你们弟子也是这样的,你修得好,师父很开心,你修得不好,努力一下继续修。师父要你们明白,想解脱最大的障碍就是执著,如果你过不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四相”,你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佛果。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16日
0
4
0
2025-03-16
【30. 去我相执著】—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30.去我相执著 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金刚经》里面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经典。师父今天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佛教中经常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四相在《金刚经》里面也是属于经典。师父刚刚跟你们说的相应,也是这个“相”,这个“相”是什么意思呢?是让你离相,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实际上,离开四相就是让你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就是没有自己。我们要想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是不烦恼、不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想,过去佛经里讲不思量(不去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 很多人问师父:“师父,什么叫无心?”师父现在跟你们讲,以后人家问你们,你们都要能够回答得出来。什么叫无心?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这是正确的回答。人家讲什么话你都不去想;今天大家坐在这里没有分别心,我们都是一样的人,然后,学佛也是在同等基础上一起学;不执著,就是对什么事情都不要看得太重,无所谓:那么你就是无心。无心并不等于你没心没肺。有很多人傻傻的:“我无心啊,你看我这个人,没心没肺的。”不是这个无心。无心是什么?就是叫你念而不执。不执是什么?就是不执著。你有念头,但是不执著,你就被称为无心。今天有一个念头出来了,你不执著,你就成功了。“我买个大房子好吗?这钱不够了,银行贷款多快。”这时候想一想:“算了,房子小点也无所谓的,有就有,等以后很有钱再说。”你不执著,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佛经把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称为“我相”。“我相”是什么?就是假合的执著。师父再给你们解释什么叫“无我相”。师父问你们,你们生出来连名字都没有,也不知道父母亲是谁,你只是一个在人间的假合之身,这个身体有骨头、有肉、有筋、有血,是混合而成的一个假相体,这个假合之身本来连名字都没有,你是谁啊?但是,你觉得“我就是我”,你执著了,为什么?因为现在有这个地、水、火、风的假合之身出来了。什么叫假?假的就是没有长久的,因为人的身体不会长久。一个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才开始会讲话,他有什么?妈妈叫他这样他就这样,叫他那样他就那样,长到一岁、两岁了,你要他这样,不,他要那样,好了,“我”的执著开始,他认为这是对的,执著了。你们现在很多人说“我认为”“我怎么样”,其实根本不是事实,只是你执著的假相而已,如果你有我相,对于我们学佛人来说就是根本不开悟。 你们看过很多杂牌评论员文章吧?很多评论员执著于自己的观点,他不停地去讲,讲到最后,人家都觉得他很讨厌,他还要讲。很多女人在家里不停地讲,大家都知道她错了,可是她执著,还要找理由讲。师父最近看了一个电视台节目,其电视台采访一个韩国人,她就是执著,她针对某一个理论就是不肯放掉,大家都在边上笑话她,她就这么坚持,就这么讲。你们想想看,一个人的执著是多么地可怕啊。“你们怎么讲,我不管,我无所谓的,我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不管人家怎么劝她,她都说“我就是这样的”,你说这样的人可怕不可怕啊?这就叫“我相”。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16日
0
4
0
2025-03-16
【29. 智慧的圆融就是相应】—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29.智慧的圆融就是相应 实际上,人间的一切都是相应的。相应是什么?相应就是我对某件事所应做的须和此事物对称。就是说,我一生愿意付出多少,我的一生就会相应地得到多少,这是从人间来讲什么是相应。从佛法的角度上来讲,什么叫相应呢?我对你好,你会对我好,不就是相应吗?我今天看见你,对你特别善良,跟你打招呼,每次都打招呼,打招呼到后来,这个人就是我的好朋友了。很多人刚开始来观音堂的时候,大家根本不认识,“你好”,你天天跟他打招呼,到后来他看见你就亲热得不得了;西人也是这样的,师父跟西人打交道也是,每次都很客气,到了第三次、第四次,他跑过来看见你开心得不得了,就跟你拥抱:这就叫相应。犹如自己的肚子很小,就不要吃太多的东西,这也叫相应。自己的钱很少,你就少买一点衣服,没钱就不要去买东西,这叫相应。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就叫相应,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叫不相应,所以佛法里面有相应法。 相应法就是让自己心中要有杆秤,自己称称自己的分量,所有的一切相应心生,要记住,心不动,什么都不动。今天你决定做某一件事情,因为你的心决定这么做,你才有行动,如果你的心没做出决定,你怎么会有行动?你的行为、语言全部是因为在你的心里决定某件事情后做出来的。你如果决定要跟他结婚了,你的心里会充满欢喜,你会开心得不得了,然后你的行为就会跟他去登记,这是由你的心决定的。如果今天你的心决定跟他再见了,第一,你的脸部表情是僵硬的,看见他就是很恨的样子,接下来语言出来是很恶毒的,然后动作出来是摔门、砸家具,这些都是由心而生出来的。师父教育你们直接看到了你们的相,知相离相,你才能应验出很多的人间道理,相应就是这个概念。你们不会看人,那师父为什么会看人?师父看见这个人的相,师父就能应验出他这个人是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这就是心中的相应。 举个简单例子,你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你看这个人合掌,这个人良心很善良,这不就叫相应吗?相应在你的心里了。你知道他是学佛人,他讲出来的话让你能感应,让你感觉到菩萨的存在和慈悲,那么说明他的相,应在你的心里,他是一个学佛人。要懂得,有了相才会产生出应验和应变的能力。因为你心中有这个相的感应,你才会应变。今天人家讲出来的一句话,让你已经感动了,或让你已经很痛苦了,那么说明你心中马上就会有另外一种应验出来,相应就是这个概念。 物质的相应会转化成智慧的亮点。物质的相应是什么呢?今天我把一个好的东西送给人家,物质上的这个东西是不会动的,它是没有灵魂的,这个时候你把这个东西送给他,他接过来一看:你今天送给我一个很好的营养品,然后我明天送给你一盒蛋糕。这种交换也叫相应。什么叫亮点?就是说,你不断地去关心别人,不断地对物质上的东西去相应它,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在人间多关心别人:“你冷吗?”“你热吗?”物质上的相应多了,亮点也会越来越多,你的智慧就越能显现出来。你们去看,越是关心别人的人越是有智慧,因为大家都喜欢他。今天坐在这里听课,大家来拿板凳,你今天去帮别人把板凳拿一下,下次来,别人帮你拿板凳,这是不是相应了? 师父刚才给你们解释了什么是相应,现在讲到正题,那就是要和佛心相应。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以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来相应。比如说,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我要懂得菩萨一定会给我回报的;今天你们去念经了,菩萨很喜欢你们,会给你们相应的回报;你今天去供花了,你会长得好看;你今天供油了,你的眼睛会好;你今天上香了,菩萨会给你相应的回报:这就是心佛相应了。 所以,生前得一心不乱,我们今天活着就叫生前,生前要一心不乱,要报尽四圣上品为志事。四圣就是四圣道。我们在没有死之前,我们要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怀有感恩之心,我们要报尽四圣上品。报是什么?就是我要做。我要把是四圣道的事情全部都做,就是学声闻、缘觉、菩萨和佛这四个道。要报尽四圣上品为志事,四圣道就是上等上品,就是我今天所有做的事情,要么像声闻菩萨,要么像缘觉菩萨,要么像菩萨,要么像佛。不求大彻大悟,虽还得不到大彻大悟,但对自我要求明心见性,来相应四圣道的大彻大悟。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16日
0
4
0
2025-03-16
【28. 止观才能定中得智】—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28.止观才能定中得智 怎么样让自己的心和行为能够相应呢?那么就要止住妄念。止念很重要。止住妄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你的烦恼能在你的意念前和意念后停止。要把一个人心中的妄念,就是不好的念头、不应该想的事情止住,就是让你的烦恼能在你的意念前和意念后停止。这句话从语言上来讲,很难理解,师父给你们举个例子。你看见人家突然之间从你家门口走过来了,你那个时候想:“他跑到我家去干吗?会不会偷东西?”这是妄念。记住了,就是你在脑子里还没有想这个问题之前,你要停止。比方说,你想:“我看见他从我们家走出来了,他会不会到我们家偷东西?不可能的,我们邻居这么好,不可能的。他一定是帮助我扫地,帮助我做什么。”好,止住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意念之前和之后马上要停止。其实是邻居给他塞一封信。 又比方说,“今天我憋不住了,我要骂人了”,刚刚想骂的时候,止妄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这个念头还没出来之前,马上止住它。如果前面止住不了,“我一定要骂”,好了,接下来怎么办呢?在这个念头之后想到:“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今天骂了他,他以后会恨我的,他会对我更不好。”之前、之后止住它,止住妄念,现在明白了吧?止妄念是很痛苦的,就是话到嘴边你要把它收进去很难,尤其是很多女士想骂出来的时候,她觉得不吐不快,她憋在心里很难过,要一吐为快。师父教你们一个方法,如果你境界还不高,实在想骂老公的话,你在心里骂他就好了,心里骂过就算了。如果你一定要骂出来,这个因种下去了,果一定会来。 菩萨叫我们止妄念,非常有智慧。菩萨说,在你的念头没出来之前,就要把它止住。今天碰到一件事情,觉得这个人很坏,你最好不要去想,马上止住念头。如果你想了这个人很坏,你的脸上表情表现出来你很恨他,接下来,这个念头出来之后更要马上止住,觉得这种人也蛮可怜的,有什么好跟他斤斤计较的,人家来两三天就走了,或者他又不是你的谁谁谁,你就马上把这个念头去掉了。 师父跟你们讲讲“止”和“观”。止,就是止妄念的止。观,其实有很多的功能,不单单是眼睛看得见的叫观,还有叫观想,用意念去看自己在想什么,要让你观想出本来具有的德性和本性的功德。如果你一个人经常去观自己本性的德能,你会增加功德。很多人经常问师父:“师父,除了念经,除了烧小房子、帮助别人,还有什么功德啊?”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这个就叫功德。你想:“他家里很苦,我是学佛人,我跟着观世音菩萨在学佛,我良心很善良,我一定要去帮助他。”就这一段话是出自你良心本性的思维,在思想后你已经不一样了,你已经有功德了。现在知道了吧?心里只要想到帮助别人、慈悲别人,你已经在解决自己的功德问题了。 记住三句话:一个人的善念越多,慈悲心越高,他的功德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慈悲心,经常觉得人家很可怜,这个人就是经常有功德。师父的很多功德就是这么来的,师父看见谁都觉得他很可怜。所以,你们要懂止和观,就是经常看自己,用心里的眼睛来观自己,不要让自己犯错,让自己心中常生慈悲,常聚功德。 定中得智慧。刚才师父讲了,止和观是相互关联的。“我今天不看了,有什么好看的?”好了,停止了。这就叫“止”和“观”。然后一念间就产生了功德,这样你就可以断除烦恼。这句话精彩得不得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一个念头就会产生功德。今天你只要在脑子里想一想:“我妈妈很可怜,我要帮助妈妈。”好了,功德来了。“这个人很可怜,我帮帮他吧。”功德来了。今天看到别人没吃的:“来,我给他一点食物吃吧。”功德来了。一个念头就可以让你有功德,想想看,一个人的念头是多么地重要啊。 所以,一念善,在天堂,一念恶,在地狱。你的一个念头就让你成就功德了,对不对?有时候看着这个人挺有钱的,“这人怎么这么有钱呢?”你心里的念头不开心了,马上给自己造成麻烦。所以要管住自己的念头,要记住断除烦恼。一个念头产生功德,你的烦恼就没有了。你看见有钱的人,马上觉得“这个人也蛮可怜的,他为了这点钱不知道已经舍去了生命中的多少时间”,这样一想,你就不会去嫉妒人家了。所以,有善念定能去除烦恼。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16日
0
1
0
2025-03-16
【27. 三窍进入正信】— 有声书《白话佛法 第12册》
BHFF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27.三窍进入正信 学佛人不是要开窍吗?今天师父先教你们一个小三窍。学佛读经是这样的,第一个窍叫“听”,仔细地听;第二个窍是认真地“读”;第三个窍叫“入”,就是进入了。听、读、入,就叫三窍。要记住,你一直在脑子里听,听熟了之后你再读,和你没有听过直接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方说,师父的《白话佛法》你们从来没看过,你跑上来就看,你是看不进去的。你必须要经常听师父的录音,听了之后你再读的感觉和你直接读的感觉是两个概念,这就是窍门。因为耳朵和眼睛是整个七窍里面最重要的两窍,所以眼睛看到的很容易惹事情,耳朵听到的也特别容易惹事情。还有一个嘴巴。人的七窍里面这三窍最容易闯祸,也最容易接受外界的尘缘,就是我们说的五尘、缘分。 师父希望你们明白这些道理,你才会懂得人间的苦难、沧桑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永远不会停止。见了人间苦,你才能从中开悟;你今天不见人间苦,你是开悟不了的。很多人离了婚,才知道珍惜婚姻;很多人吃过苦了,才知道自己一定要改毛病。所以,只有开悟的人,才知道自己修得不够。很多人嘴巴里能讲一套,但是心里不明白这些道理。很多老妈妈很会度人,但是自己碰到事情就开始犯毛病了。 实际上,当你刚明白道理的时候,学佛的真相不会在你心中悟出。学佛的真相不是说你能够讲出来,你就是明白真相。你们知道学佛的真相是什么吗?菩萨都没法救无缘众生。因为开悟,只有自悟,只有自己才能解决,菩萨讲得再多,如果你自己不能自悟,也是无济于事。就像老师天天给你上课,你永远不往脑子里去,你永远不开悟。菩萨天天跟我们讲佛法,到最后我们不能好好地听进去,你就永远开悟不了。 如果你不明白学佛的真相,你就会失去真正的修心修行的动力。如果你们要辨别一个法门的话,要记住,真正好的法门是既修心,又修行。如果任何一个法门说我们只修心不修行,或者我们只修行不修心,这都是因为有一些智慧般若没有完全打开。要懂得,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要用心地去修自己的心,要去行,自己的行为要出来,这就是修行。所以,发菩提心,发菩萨行,修到最后就是开悟,开悟到最高境界就是无修。无修是什么?就是我好像修了,又好像没修,其实修心修行已经修到你的心里去了。 我们说修行就是修学佛法,修佛法要有坚固力,还要精进。知道自己不够,才会修心,要正信、正念、正时、正见。正信,就是我相信菩萨保佑。正念是什么?就是你的念头出来都是好的,你很正。师父还要加上修心要正时,就是我正好这个时候修了,我就能成功。很多人很善良,但是没有师父去教授佛法,就一心念经,一心求佛,最后用了这个法门,很多人照样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正时是很重要的。现在你们正好是在这个时间,遇到了心灵法门,如果你们再早一点,就不一定遇得到这个法门。 师父告诉你们,正时之后你就会有正见。碰到了,觉得自己是对的,你的念头就开始了正见。实际上,你的心和行在相应中。相应是什么?其实你们不知道,修心的人和修行为的人,这两者全部都是相应的。很多人表面上好像在修心,但是行为做出来却不像修心的人,不肯帮助人家,连搀扶人家都不肯。如果今天你是修心人,你的动作出来,一定如理如法像菩萨;今天行为能够像菩萨的人,他的心一定很善良像菩萨:所以说心佛是相应的。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
随缘心
3月16日
0
3
0
上一页
1
...
24
25
26
...
3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