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5 专题 下的文章 - 心灵之光
首页
推荐
心灵之图
Search
1
师父讲述佛陀伟大的一生|纪念佛陀出家日 20200301 视频开示节选
270 阅读
2
【修心是要把自己修上去,不是要做领导】Zongshu20200829
264 阅读
3
【東方臺制作】《伟大的佛陀》
256 阅读
4
【冤冤相报何时了,有境界的人不要人家还债】Shuohua20161125
242 阅读
5
【東方臺制作】娑婆世界最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视频合集)
236 阅读
默认分类
法会
完整开示
精彩片段
共修组提问
看图腾
节目录音
问答节目
图腾节目
特别开示
观音堂开光
素食分享会
周六联谊会
大日子开示
师父小妙言
珍贵视频
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十二
《白话佛法》十一
《白话佛法》一
新加坡共修
2021 专题
2022 专题
2023 专题
2024 专题
2025 专题
210326 缅怀佛陀和净心
220506 缅怀佛陀
220715 纪念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230113 平安吉祥迎新春
240101 佛光普照迎新年
240226 八正道
240520 常见的几种思维障碍
240701 五戒:戒妄语
240715 心佛一体 皈依自性
240722 生气的因果
240812 戒除自私心
241118 控制杂念
241125 人生八苦
241202 远离对名的执着
241209 情债
241216 用圆满的心平衡世间的不完美
241223 性格与生肖
241230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250106 家和万事兴
250113 守护自己的气场
250120 喜迎新春
250203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210 无常是人生的真谛
250217 改变习气 调整思维
250224 念经是学佛修心的重要环节
250303 中庸处事是智慧
250310 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和对治方法
250324 心经的深意和妙用
250331 承认错误 可以消业障
250407 五大法宝的力量
250414 学佛人如何面对经济困境
250421 远离人间修行的诱惑
250428 不让恶缘转轮回
250512 善观因缘
250519 给学佛人的开示
250526 六波罗蜜之精进
250602 改变人间思维
250609 有智慧的布施
250616 佛缘与根基
250623 业力的影响
250630 不忘自度 方能度人
250707 忍辱的五个层次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721
250728
新加坡-分享交流会
2025 交流会
250615 参加共修和分享会的好处
250622 戒除网瘾
250629 观世音菩萨圣号
250720
250727
博客内容
同修分享
解答来信
专题开示
佛教故事
震撼视频
禅心妙语
紧跟师父向西行
登录
找到
281
篇与
2025 专题
相关的结果
2025-07-15
【挫折来了怎么办】广播讲座9
Shifu图片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第9集【忍辱就是增上波罗蜜】 人生短暂,每个人一生会遇到各种的挫折。很多人经常问师父,挫折来了怎么办?想不通,挫折来了最重要:第一,保持心里的平静,觉得这是本来就应该来的。这件事情既然来了,看我怎么样来把它解决掉。无论在哪个环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心里都要快乐。因为你最终的目标不是到人间来享受幸福和享受痛苦的,你是来修心的,所以不管人间有多少的挫折、烦恼来影响你,不管听到任何恶劣的事情、很生气的事情,心要如如不动。“我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经常想一想,心不要跟着别人去跑。很多人的心很容易跟着别人去跑,为什么?一听好的,大家都去,结果上当也是这么上的。小时候听别人讲过,买什么东西只要看有人排队……很多人先排队了再问买什么。我们现在做人也是这样,你自己要有毅力,自己要知道自己在买什么,然后你再排队。听别人,这时心就会跟着别人跑。 真正的修行人要做到不受外相环境影响,就是不要被外面的环境所影响,而且心要不动,不乱动。我们说心不乱动根本做不到,人听到任何一件事情,首先我相执著就出来了。“这个事情跟我有关系吗?”他是第一个想“跟我没关系”,他可能就不动。只要觉得跟自己有关系的,他马上心就开始动。这个心怎么会动呢?就是跟着别人的语言在动。如果你能不动,那么你就进入了禅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定得下来的人叫禅定。经常要学会看到自己的佛性,你们的佛性在哪里?你还有没有良心?你这个人活在今天,你们做过多少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你们伤害过多少人,包括你们的父母亲,包括你们的孩子,这一切你怎么样能够做到如如不动?告诉你们,就是守住你的佛性,因为佛性是善良、是慈悲为怀,只有经常看到和守住自己的佛性,你才会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就是你心中有佛,你永远不会做出背离佛法的事情。很多人经常地发疯、不开心,突然之间怎么样,实际上他的心就是背离了佛法,不安静、不冷静。要成就佛果虽然你的心会很累,其实就是考验。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广播讲座
白话佛法
2025 专题
新加坡共修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随缘心
4天前
0
12
0
2025-07-15
【《佛譬喻经》中的故事】20191021
Shifu图片 摘自 20191020 马来西亚吉隆坡法会开示 在荒野当中,有一个人赶着路,突然他发现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白骨。正在疑惑之际,突然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大老虎紧逼而来。他拔腿就逃,但迷失了方向。他逃啊逃啊,居然逃到了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幸好断崖上有一棵松树,从树枝上垂下了一条蔓藤,他抓着蔓藤慢慢地垂下去。这个老虎拼命地追,好不容易到口的食物居然被逃离了,在崖上狂吼着。一会儿老虎走了,他刚放下心,但是朝脚下一看,不禁:“啊!”原来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深海。波浪间有三条毒龙正张开着大口,等着他的坠落,把他吃了;更危险的是,拉住他的蔓藤在根部有两只老鼠——一只白的和一只黑的——正在撕咬着这根蔓藤。他摇动蔓藤想赶走老鼠,但每摇动一次,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原来是这个树枝上的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蜂蜜太甜了,这个人舔着蜂蜜,完全忘记了自己正处于危险万分的惊恐境地。 这个故事是2000多年以前,佛陀在《佛譬喻经》当中讲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每一个事物都比喻着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荒野代表着无尽的寂寞人生;路边的白骨就是人生当中你的亲属、你的家眷、你的朋友过世后的白骨一堆;饥饿的老虎比喻等待你自己的死亡,佛陀以恐怖的老虎来做比喻,让你知道,我们人生的危险是随时随地的;当你爬上崖顶的松树,拉住蔓藤,指的是你在危险的人生当中,你所赚取的金钱、名利、财产、地位,哪怕你拥有了这个蔓藤,也终有一天会断掉,面临死亡,一样也带不走,当你抓住了蔓藤,是自我安慰的心态。想一想,我们人生几十年担惊受怕地度过,就犹如做梦一样,拉着蔓藤怕掉下去,山上又有老虎的危险;不断咬着蔓藤的黑白老鼠指的是白天和黑暗,缩短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水中的三条毒龙指的是我们心中的贪、瞋、痴,正等着吃掉我们的灵魂和我们的心;在这个故事当中,蜂蜜是指人的欲望,我们在危险的时候,还在不停地去追求那些名和利,都不知道哪一天会掉到万丈深渊,看似甜蜜的蜂蜜,实际上那是痛苦的欲望啊! 我们人的生命就是这样,每天拥有的一点点快乐和幸福,觉得那是我们拥有的,每天不断舔食着蜂蜜,不知不觉地赚了一点钱,为了一点名,在走向终点的堕落。这就是佛陀在2500年前对我们这么智慧的开示。想一想,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每一天都在浪费,我们可以为了生活、为了生存造着无尽的业障,去无尽地浪费着生命。有时候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痛苦一个月,甚至一年。我们让自己和亲人、朋友都受着无尽的痛苦。人生一共只有3万天,却一直在缩短着我们的寿命。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学佛人首先要懂得珍惜,我们人经常会去扭曲别人的善意。作为佛法观来说,“应作如是观”就是要懂得: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这个意思就是告诉你们,我们人应该实实在在地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因缘而生。缘分到了,你就开始了因果;缘分灭了,就是灭度了,灭度了就是灭度的道理,没有什么可以讲了,一件事情缘分走了,就是灭度了。所以佛陀就是让我们想通,一件事情结束了,我们不应该想不通,如果你能想得通,你才叫“如是观”。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法会
精彩片段
2025 专题
新加坡共修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随缘心
4天前
0
5
0
2025-07-15
【学佛学偏的恶果 】wenda20170210
Shifu图片 学佛学偏的恶果 wenda20170210 01:05:33 节选 听众: 佛经上讲:一个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众生接引堕落恶道,何况我们身边不学佛、不懂法的人。请问师父,修到什么程度可以避免被堕恶道? 台长: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在《地藏经》里面也有这样引述过,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修得不好不坏的时候,他走的时候,那些恶道的人也来找替死鬼,他也来接你。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开一个招聘展览,什么样的公司都去招人,里边有很多是骗子公司,也有很多是正规公司,那你不知道轻重,你走错了,你可能这辈子就白修了。因为他是骗子公司的话,他会告诉你“我高薪啊,我可以随便你啊,不上班都没关系的,只要你把这个事情做好”,他会用各种理由,那不就是贪瞋痴吗? 如果你在人间贪瞋痴没修掉,你死的时候,那些鬼就用贪瞋痴来把你勾走啊 (对的)我问你,学佛人为什么少?难啊,要吃苦的。为什么那些流氓阿飞、那些鬼这么多?因为鬼随便做啊。做鬼事,想干吗就干吗,邪淫,贪瞋痴慢疑,什么都有。所以你要做好人难吗?做坏人容易啊。所以你走的时候,那些鬼来勾引你, 你心中没有不好的东西,他勾引不了你。 等到你修了已经没有贪瞋痴慢疑了,你不贪了,那鬼来勾引你,你怎么会跟他跑呢?而且他这种魔道最后来把你带走的时候,他勾引你,他不会穿得那种样子让你害怕的,他穿得漂漂亮亮,很光鲜的。你看《西游记》里面那些妖魔鬼怪,他就穿着非常漂亮的衣服来了,甚至他还用一个草屋搭一个像庙一样的,他在里面放一尊菩萨,唐僧跑进去一拜,他就“哈哈哈哈,拿下!”就是这样了(那如果临命终时达不到脱离六道的境界,菩萨或者护法神能接引上天道或者三善道吗?若不能,这时候如何避免临命终时被这些众生接引到恶道去呢?) 这里边有两种,一种你在人间少接触魔道,你就不会入魔;还有,你在人间少欠人家的债,最后魔道的债主子就不会来问你要。 这是两种很重要的。所以我就跟你们说,你在人间千万不能学偏,比方说 你在人间学偏了之后,他知道你学偏了,你走的时候,魔道就来了 ,明白了吗?比方说你是个不好的人,人家不好的人就会来找你。你一个女孩子穿得规规矩矩,流氓不会来找你;今天你一个女孩穿得那种样子,人家流氓就跑过来找你了。还有,你这辈子欠了人家太多的债了,那些人都是在鬼道的,他不来拉你谁来拉你?你想想看现在谁不欠人啊?你们一辈子没欠过人吗?(欠很多)没有害过人吗?没有伤过人家吗?我不说你们被人家害,我就说你们没害过人吗?(都害过)好了。那么人家死了,人家怎么不来拉你?(对的,感恩师父。)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问答节目
节目录音
2025 专题
新加坡共修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随缘心
4天前
0
5
1
2025-07-15
【人没办法去理解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Wenda20160110A
Shifu图片 人为什么无法理解超出认知的范围 Wenda20160110A 07:00 男听众: 请问师父,人是不是没有办法去理解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呢? 台长答: 应该是这样。一个人被自己框死了,他有一个思维架构,每个人都有一个思维架构。 因为你所看到的,一生所想到的、所学到的东西就是这点,所以你一定超脱不了你自己的思维架构。 举个简单例子,“井底之蛙”就是这样,因为它看到的天就是这么大、就是这么圆的,那你怎么叫它来承认这个天大得不得了啊!它说:“你们开什么玩笑,你们简直在瞎讲啊,天不就是一个圆孔这么大嘛,我看到的是天啊……”对不对啊?(对)问题是很难超脱的。 当一个人的意念已经形成之后,他没有见识到很多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东西,他根本不能开拓自己的思路,不能扩展自己的思维,所以这种人就很容易固步自封,觉得别人都错的,就他对的 。明白了吗?(明白了)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问答节目
节目录音
2025 专题
新加坡共修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随缘心
4天前
0
12
1
2025-07-15
【在别人不接受时还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就是执著】wenda20191227
Shifu图片 在别人不接受时还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就是执著 wenda20191227 53:28 女听众: 师父,您在平安夜的时候邀请观音堂的佛友看了《六祖惠能传奇》,师兄们反映都是非常受益。其中有一句话是“一切争端的生起、矛盾的产生,都源于我们内心对不同价值取舍的结果。”请问师父,人与人相处中,别人在不能接受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一直强调自己的价值观、了解的知识或者强调自己的理解或某种观点…… 台长答: 执著啊。人家不接受你的话,你去强调自己的价值观来取舍某一件事情的好与坏,那你本身不叫执著啊?(嗯)你想想看,每个人观点都不一样的。像瞎子摸象一样的,摸到一条大腿,“哦,象原来是这么粗的,像根柱子一样的。”摸到象的一个鼻子,“哦,原来象像条蛇一样的,这么长长的。”每个人摸到的地方不一样,所以当然观点不一样了(对)同样一样男人和一个女人看问题,那当然不一样。一个男人看到贵的东西,比方说一件衣服,他一看要2000块、3000块,这个男人觉得花这么多钱穿在身上有什么好?女人觉得“我穿在身上的话,感觉是完全不一样了”,两个人的观点,你说谁对谁错啊?价值观不一样,所以你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地栽在别人头上的(对)什么叫“自由”啊,一样道理,有的人追求的自由那不是自由。你现在遵守红绿灯了,你这个自由,就是说不会撞车了,对不对?道理都是一样的。看看你站在哪个观点上来谈这个问题(明白。所以像那句话“矛盾的产生因为我们内心对不同价值取舍的结果。”希望没有这个矛盾,就是不要有太多觉得“我这个是对的,那种错的”这种观念上的争执,就不会有这个矛盾?)对啊,你有取舍的话,就是有“是”了,你觉得这件事情是对的,你心里就会产生“哪些是不对的”(嗯)如果你今天心中连什么是对的都没有,哪会知道不对的?(是)一个小孩子刚刚生出来的时候知道什么都可以的,所以他“好的好的”,什么都“好的”(对)如果他觉得“这是不好的”,那么才知道什么叫“好的”,你知道这是“好的”,那你才知道什么叫“不好的”,有是才会有非(对)所以为什么菩萨让我们连是非都不要有(是的,感恩师父的开示)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问答节目
节目录音
2025 专题
新加坡共修
250714 学佛修心的目标
随缘心
4天前
0
3
0
1
2
...
5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