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广播讲座 下的文章 - 第 3 页 - 心灵之光
首页
推荐
心灵之图
Search
1
【修心是要把自己修上去,不是要做领导】Zongshu20200829
256 阅读
2
【東方臺制作】娑婆世界最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视频合集)
229 阅读
3
【今世的逆缘 都是前世造业所致 | 梦见贪图功名利禄的人被鬼看不起】
184 阅读
4
视频 | 博客专题【纪念伟大的慈母观世音菩萨诞辰日】
178 阅读
5
【经常胡思乱想怎么办】Wenda20130714A
174 阅读
默认分类
法会
完整开示
精彩片段
共修组提问
看图腾
节目录音
问答节目
图腾节目
特别开示
观音堂开光
素食分享会
周六联谊会
大日子开示
师父小妙言
珍贵视频
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十二
新加坡共修
2022 专题
2023 专题
2024 专题
2025 专题
220506 缅怀佛陀
230113 平安吉祥迎新春
240101 佛光普照迎新年
240226 八正道
241118 控制杂念
241125 人生八苦
241202 远离对名的执着
241209 情债
241216 用圆满的心平衡世间的不完美
241223 性格与生肖
241230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250106 家和万事兴
250113 守护自己的气场
250120 喜迎新春
250203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210 无常是人生的真谛
250217 改变习气 调整思维
250224 念经是学佛修心的重要环节
250303 中庸处事是智慧
250310 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和对治方法
250324 心经的深意和妙用
250331 承认错误 可以消业障
250407 五大法宝的力量
250414 学佛人如何面对经济困境
博客内容
同修分享
解答来信
专题开示
佛教故事
震撼视频
禅心妙语
登录
找到
20
篇与
广播讲座
相关的结果
- 第 3 页
2025-02-04
【放下执著修正心 ,得失祸福皆心相】(视频) 广播讲座170314节选
Shifu图片 摘自 心正是根本——2017年3月14日《白话佛法》广播讲座开示 节选 一个人,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一切都要从正心开始。正心是什么?就是心要正。过去佛法界有讲过“白心”,我们做人也好,做事情也好,心里要明白,我们做什么事情要干净,人家说明明白白、干干净净,所以叫静心,又叫白心。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识上面那个心,我感觉到很开心了,很满足了,骂过别人了,在很多人面前有过面子了,只不过是满足了自己虚荣的心,是暂时地拥有了一些对物质和虚幻的思维的支配。因为你是人,所以你就会对一些人间的物质和虚伪的感觉特别重视,你在找这种感觉。现在很多小青年一开口跟人家说“我跟你没感觉”、“我跟这个人不开心,我没感觉”,实际上,你们就是跟自己的心在打交道。有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伤害了自己真诚的佛心;有时候为了一个面子,伤害了真正的自我内心的纯洁的那种感觉。所以人的感觉是虚幻的,他明明知道这个物质拿在手上是我的了,但是很快就会失去。 人的心,什么叫有?什么叫无?因为你有了,就是虚幻的东西在你心中了;无了,就是虚幻的东西走了。所以在人间才会有:有与无,得与失,多与少,成与败。 我们人有时候会非常失落,非常虚空,就像我们学佛人也是一样,寻寻觅觅,想找到自己一个家,但是自己业障来的时候又不知道要找什么。有时候因为心中没有主宰,空虚;有时候修心修到后来觉得非常枯燥,觉得没有满足感,心中就没有一种安乐感和快乐感,所以就不会有法喜,因为我们是人。 学佛的人从来没有去认知自己的内心,而只是借助着外界事物的一些力量来和自己的内心有一个相识的过程。所以佛法界经常说“心相”,你的心和你的表相结合在一起就是心相。实际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非常有意思,你们看看这个字——想,上面是一个“相”,下面是一个“心”,上面是一个对人间着相、看到的东西,一种相,但是你一上心了,你就开始想了,你的心就动了。所以想是怎么来的?不停地想,想到后来就愚痴了,放不下了。想就是因为你的心动了,那么心怎么会动呢?“心”的上面有一个“相”字,因为你在这个世界上,外相、内相和你的心合在一起了,这个相就产生,你的心念一个连一个,一个境界转在一个境界,你就不会这么干净了。 台长告诉你们什么叫相,比方说,你看到黄金是形象,你用黄金做出任何形状的东西,那也叫相。但是实际上黄金变了吗?没变,它还是黄金,本相是黄金,但是做出项链、耳坠、手链等等,本相没变,但是本体体型在变化。 通过这些,台长告诉你们,其实我们每天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界,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接触到外界之后我们的心中就产生了无数的分别心、执著心,其实就在转变你的体相。为什么有些人拼命要钱,那些女孩子一讲到钱,接下来就变了,什么都愿意做了,这就是她的体相在变化。所以台长告诉你们,你们要记住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接触外界,我们不能有分别心和执著心。因为这些分别心和执著心让你执著你的心相;你的心里一着相,你就开始想这个事情了。比方说过去你这个人看到女孩子没有反应的,等到你看见这个人特别好看,你的心一动,你就开始想了。是不是上面一个“相”下面一个“心”啊?心一动,你这个事情就开始想了。 我们经常讲得与失、有与无,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成与败、好与坏、善与恶、福与祸,人家说吉凶祸福,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实际上都是我们心里着相的相,就是我们那种思维的感觉。很多人搞不清楚,还把相作为面相,实际上面相就是你心里的面相,就是你心相的体现。我举个例子,这个人很贪财的,你跟他一讲话,三句,他就讲到财了;这个人很好色的,三句话,没讲多少,一会儿色方面的笑话就出来了。所以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觉得一个人的心相要正。你们去看看小朋友,他为什么正,他为什么非常可爱,为什么你一看到小朋友你的烦恼就会少?因为大人的烦恼由心写到了自己的脸上,所以大人不可爱;小朋友从内心没有烦恼开始,他们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产生着好奇的心,所以他们内心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脸不著相就纯洁,你就可以跟他一起共事,一起做事情的话你也会没有烦恼。 过去儒家教育讲,“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在《礼记·大学》里面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把这几句话反过来就知道了:心正了,身体才会正;身体正了,家才会好;家好了,国民每个人的素质都高了,国家就好了。儒家教育讲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我们学佛做人要有自我修养,从自己的修养开始,你修养好了,你的家庭就有秩序了;家庭好了,国家就安定、繁荣、团结了;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就天下平了。 所以不管什么事情,要从心开始。这句话希望大家好好地思考,就是告诉大家,要正心,就是心要正。一个人心不正,哪来的修行?哪来的学佛?希望大家好好学佛修心,让我们能够在每一天当中都闻到佛法,能够让自己的心真正脱离六道,能够完全放下。 (点击收听-Baihuafofa170314)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广播讲座
白话佛法
随缘心
2月4日
0
15
4
2025-02-04
【人只要坚定,再远的远方也就在你的前方】广播讲座 20171007 节选
Shifu图片 摘自 baihuafofa171007 节选 过去总是讲,有一千个人在你身边走过,你可以听不到别人的声音,但是你自己在走步,你可以听到你自己的脚步声,因为你的脚步是用你的心踩在了地上。所以美好的生命是用自己的阳光心所造成的,是用感激心造成的。我们做人要懂得,生命靠自己掌握,懂得生命很短暂。你今天放弃了,你认为明天一定会得到,师父告诉你:这不是肯定的。所以今天就要把握好人生,就要学好佛,不放弃任何机会。 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要慢慢的掌握住自己的心,慢慢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它变得更好。师父告诉大家,生活需要勇气的。有时候改变自己生活的目标,需要勇气和坚强的毅力,精进的思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当中,在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当中,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幸福。实际上,简单的人生就是一种精神的超然,已经是生命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大家想一想,在烦恼当中有时候想一想,我真的能够天天这样安安静静多好。 所以挫折对你来讲,你要好好的对待。认识到挫折之后,把挫折当成一种散步,走完了就结束了。有时候,把失败当成是一种糊涂,痛苦把它当成一种病毒,因为病毒可以治疗。活着要懂得这是一种幸福,因为你还没有进坟墓。 所以在无限的永恒的那些岁月当中,我们每个人要懂得珍惜生命,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换来无限的精彩。磨练自己的意志,让自己站得更加坚强,站得更加挺拔,走路走得更稳,学佛学得更精进,坚定信念是你学佛成功的选择。去看看一个能够学佛成功的人, 他不会把对人间的几多愁放在自己的胸怀当中;对人间的爱恨情仇,他不会烦恼;再苦再累,他会果断的放下,向未来招手;对他来讲生命是永远不息的。所以有压力也要把它扛起来,路再坎坷,也不要慌。因为他一定能走出危险区。 有时候有困难要用智慧,所以和佛友们在一起,和菩萨的智慧在一起,你永远能越过人生的艰难挫折,你会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加的宽敞。抬头看看乌云,虽然能遮住太阳,但是在乌云的细缝当中,你可以看到钻出来的斑驳的阳光,这让你知道太阳还在,这会让你有信心继续往前走。 人只要坚定,再远的远方也就在你的前方,所以要团结,要有希望。要懂得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会风雨无阻,不会没有烦恼。能够战胜烦恼,你就会让你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佛光,让这个美丽的佛光普照你的一生,让你幸福的生活,孕育着更美好的时光。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广播讲座
2025 专题
250203 学佛修心的目标
白话佛法
新加坡共修
随缘心
2月4日
0
34
3
2025-02-02
【学佛人要学会拥有七种财富】广播讲座15
Shifu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摘自 白话佛法广播讲座 第15集《学佛学法 惟戒能人》节选 讲一个七宝法财,大家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虽然身上可以没有很多钱,但是我们有财富,我们有七种宝贝的财富,每个人都有的,就是你们自己要学会拥有。在《普门品》当中曾经讲过,金银玛瑙等七宝,指的是七宝池 八功德水,七宝就是那种人间的宝贝,但是七宝有法财,那么今天跟大家讲的是七宝法财,第一个叫信财,你们大家知道这种宝贝,都是你们自身拥有的,如果你相信一个人,《大智度论》说过,佛法如大海 惟信能入,佛法像大海一样,只有你相信了 你才能进入它,信财讲的是什么,就是你要深信佛法,你心才会干净,你如果今天不相信,你一定不能找到你的信心,所以任何一个人对于别人相信,你会得到果,你不相信别人,你就不能得到乐果,所以信是你本身拥有的一个财富,你如果相信佛法了,你就拥有了一个信财,比方说你交一个好朋友,他跟你说,你相信我 我一定帮你怎么怎么,帮你做生意投资,医生 我一定帮你看好,你相信他 你的病看好了,你相信他 你可能投资就成功了,信财 听懂吗,这是你们能做的。 第二叫精进财,进财是什么呢,因为你离佛法很远,当你相信它,但是你没有去做,没有去努力地精进,因为佛法离我们很远,只有你精进去做了,你才会受益,所以精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不精进,就算你懂得佛法 知道佛法的好处,你不去努力地精进,你得不到精进财,我问你们,你们精进努力之后,家里好了,生病不生了,你去努力之后,你是不是有财了。 第三 戒财,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非就是不好的东西,止恶就是制止你邪恶,你看看很多人就贪,哎呀 我再去投资 我再去投资,全部套住了 最后血本无归,看见了吗,你不守戒 你就没财了,所以叫你们守戒 不要去贪,你可能财就有了,你要严持佛法的戒律,你想想看,你如果不贪 你会失去吗,越贪越失去多,对不对,越恨,你想想看 你是不是恶念就多了,你恨别人是不是要去报复,你到时候会不会受伤,你今天守戒了,我不去贪了,我够了,我就这点钱,我不要投资多,我不要赚回来很多,你是不是自己的财就守住了,是不是叫戒财,要懂得 戒是什么意思,戒就是我不管做什么事情,我自己要守住我自己的底线,别人再怎么样,我有我自己人生的底线,就像我们做人,你有自己底线吗,人终有底线的吧,人家说你去偷东西,说 偷好了 我们大家都受益,你可以偷吗,你有底线的,在佛法界当中有三皈依戒 五戒,八关斋戒 沙弥戒 沙弥尼戒,比丘戒 比丘尼戒 都有,菩萨戒 都有,过去在僧团里面要看的,谁的戒受得多 受得高,这个法师就受别人的尊敬,你们谁把自己的戒守得好 守得严,你就受到别人的尊敬。 第四 闻财,闻 你们闻到佛法了吗,闻是第一步,要懂得道理 懂得礼貌,懂得你的为人应该怎么样做,闻是很重要的,人如果不求知 不受教,就是不去听人家的教育,不去求知识,你这个人不去求知识,不去受别人的教,与禽兽无异,这是佛法界里面讲的,就像个畜生,你说不懂礼貌的人,整天贪瞋痴慢疑,这个人不跟畜生一样,天天想吃好的,天天想做这个,天天想那个 天天想那个,所以要学会听闻教法 听佛音,听师父的教诲,要虚心 要闻教,闻是什么 就是听,所以叫听闻佛法,古时候听都称为闻,因为现在的中文,闻已经变成鼻子闻东西 叫闻,闻了很香,你们天天闻了很香,闻财是什么意思,闻财就是你这个财富,当你知道师父讲什么,佛法里面讲什么,你们是不是学到很多知识,你们学到知识之后你们是不是受益,受益之后等于你就不会被人家骗财,因为你懂了,对不对,你知道我不要贪,我不要去恨,我不做愚痴的事情,你是不是保护好自己的财,是不是闻财。 第五叫舍财,大家知道四无量心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很多人有慈心 有悲愍心 有喜心,就是人家开心他也开心 喜心,舍心是什么,肯不肯帮助别人,肯不肯利用自己的时间,肯不肯利用自己的力量,舍不舍去自己的时间力量金钱,来帮助别人吗,舍 肯舍吗,很多人,哎哟 这个人很可怜,哎哟 我也是很心疼他,慈悲都有了,喜呢,哎呀 他好一点了 我好开心,哎 你去帮帮他好吗,最近他还不大能动,刚刚身体开刀,倒开得很好的,哎哟 我没时间,舍很难的,你一舍了之后你会有财的,我问你,你帮助别人 人家会感恩你吗,感恩你 人家会帮助你吗,帮助你 你是不是有财了,舍财。 第六 慧财,我问你,智慧是不是一种财富,定慧财,什么叫定慧财,一个人定了才会长出智慧,长了智慧才会有才华,或者才能 或者财运,我问你,有智慧的人是不是容易得到财运,你说脑残的人,买什么股票什么股票跌,他哪个股票不买了 哪个股票就升,定慧财,要定得下来 心要定得下来,要都摄,智慧像什么 像人的两个眼睛,如果你这个人没有智慧,就相当于一个盲人 一个瞎子,你如果是一个盲人瞎子,你怎么走路,走不动了 没办法走路了,所以一个人没智慧的人相当于睁眼瞎,智慧就是让你看清,什么叫正确的路 你去走,智慧就是让你懂得,人应该怎么做,菩萨应该怎么学,智慧是获得你学佛解脱的一种保障,如果一个人学佛学得越来越傻,不是大智若愚而是真正地傻,这个人就是愚痴,智慧要学到后来,都明白什么叫对的 什么叫错的,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正的能量 什么是负能量,肚子里清清楚楚 脑子里干干净净,这才叫智慧。 最后就是惭愧财,很多人说 惭愧还有财啊,大家都要去争,我惭愧啊,我这个人没有本事,我做得不好,领导 对不起 我工作没做好,大家都比我好,我真的很不好,你看看 最后他就是领导,你想想看 争的人一个都没有,不争的人说,我跟大家不能比,我真的做得很不好,领导说 就你了,你说他一做领导他不就有财了,工资比人家高一点吧 至少,对不对,你经常惭愧,人格就会越来越完善,你就有资格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人不懂得惭愧的人,这个人不能入道,要经常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经常觉得我没有做好,我对不起别人,我还不够用功,我还不够努力,所以一个人要惭愧 他就能学好佛,精进学佛。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广播讲座
白话佛法
随缘心
2月2日
0
21
0
2025-02-01
【相信别人就是正见 怀疑别人就是偏见】baihuafofa140703
Shifu图片 摘自 baihuafofa140703 节选 所以学佛人要懂得,我们想不痛苦、不烦恼,首先要放下自己,不要太相信自己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如果你去怀疑别人,实际上你已经是偏见了。比方说,你从来没见过这个人,因为你听人家说他不是个好人,所以你马上就把他当作不是好人来看待,实际上这已经是偏见了。那么什么是正见呢?相信别人就是正见,怀疑别人就是偏见。如果你相信别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你只要相信他一定会做好,那你的心中就拥有了正念。 台长给大家举个例子,比方说东西丢了,刚刚丢,你首先想到“这个人他不会偷的”,那你就是正见,你的心里就舒服了,想一想“在哪里呢?说不定自己用掉了?想不起来了,或者我没有放在这里……”那就是正念。如果邪念开始出来,马上看别人的样子,看他的表情,你都会怀疑他,“刚刚在房间里还看到的,怎么会没有了呢?肯定是他拿的,你看他装的那个样子,还特别地虔诚,‘我没拿过,我没拿呀!’还抵赖?”你的烦恼就加重了。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正见就是要相信别人,你就不会产生烦恼;如果你有邪见,你不相信他了,你烦恼就会生出。 大家想一想,我们过去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相信别人还少吗?要记住,不相信别人你就不会正见,不正见就是边见,边见就是从边上去看事物发展,并不是从正面去看它,所以边见实际上看到很多东西都是歪的。台长给大家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小时候看宽银幕电影,坐在当中的人和坐在边上人,看到的屏幕是两个概念。在当中的人,看到影片中的人的脸是很正常的,但是从边上看上去,屏幕上的脸全是扁的。难道说是你的眼睛坏了吗?没有。那就是边见。 要学会放弃自己不正当的见解,凡是不正当的见解,我们全部要防止和放弃它。比方说,一个菜端上来,看起来好像少掉了一块,你马上就觉得肯定有人吃过了,这就是偏见,这就是怀疑。所以,真正的学佛人、有缘众生,在学佛中不能走偏,要用正信正念来管住自己的意念。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广播讲座
240226 八正道
2024 专题
白话佛法
新加坡共修
随缘心
2月1日
0
39
1
2025-01-29
第92集广播讲座视频【觉海无相 放下万缘】
Shifu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其实人非常怕自己搞不清楚和做错事情。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对自己很了解,从佛学方面来讲,其实人对自己并不了解,所以人很怕自己做错事情。你看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一种安慰,在人间就是寻找一种安慰,希望得到那种安慰。有时候夸张自己的痛苦,把自己的痛苦弄得很夸张,“哎呀,我很痛苦啊” “我一辈子啊,我很辛苦啊”…… 其实这也是一种安慰。所以佛法把人的心讲得非常地透彻。你让别人听你叙述,但是实际上别人也替代不了你的痛苦,只是你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一种安慰而已。所以很多人害怕自己心会不安。其实痛苦它是不会改变的,只是你对痛苦这两个字的一种理解。你觉得今天这个事情不痛苦,只是一个过程,你可能就过了;你如果觉得这个事情会延续,你可能就会一直觉得很痛苦。当你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不能延续了,可能你就脱离了痛苦。所以佛法教别人能够离苦得乐,就是让大家要知道,这个苦是不长的,也是无常的。人间的幸福也不是很长,人间的痛苦也不会很长。所以大家不要太计较这些,这就是佛法让我们懂得远离痛苦,平安是福的非常好的一个原因。那么体现出来的就是你心的安详。 所以想得通的人,实际上他也有痛苦;想不通的人,他也有幸福。其实这些都是短暂的过程。佛法界讲,人心是制造天堂和地狱的制造者,是你自己把自己这个心放在了地狱,还是放在了天堂。所以要自救,你才能逃出这个人间的地狱。实际上人间真的很苦,你稍不留神被人家骗了,伤害了,被人家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有时候连自己都会骗自己,最后自己把自己害了,自己把自己骗了。所以这个人生应该怎么样好好地把握,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用佛法来调整心态。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世事无常,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的。你为什么去难过呢?你为什么要去特别开心呢?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是永久的,只是暂时过去的。所以师父经常跟你们讲,很多事情发生了,到了明天那就过去了,可能一个月之后过去了,可能一年之后已经忘记了,可能到了明年就是一个故事了,可能到了十几年、五六年之后,它就成为一段历史了。我们一直在创造自己人生的历史,每一个人过去很多的人间的那种经验、痛苦、幸福,都是你们自己创造的。那么里边有悲欢离合,里边有很多的人生难言的苦痛,实际上这就是因为我们人间无常所造成的。所以这件事情就是无常。 我们不管怎么说要学会,就像盲人学佛一样,要点燃自己的心灯。我们眼睛看得见,但是我们不知道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你看很多人眼睛看得见,就看到名闻利养,就看到叫“财色名食睡”,就看见这些利益。他没有看见,你应该怎么样心中点燃一盏佛灯。想想你们眼睛都看得见,很多盲人真的很可怜,但是很多盲人心中有佛的话,他照样眼睛看得见,这是他的心。所以佛法佛理讲,我们对人间理解应该是公平的、平等的。因为这个世界你再有钱、再有名、再有利,也是逃不过生老病死。你再有钱的人也要生老病死吧?这四个谁都逃不过。所以要懂得,心要像大海一样,能够接受它的波涛汹涌,有时候跌宕起伏。有的时候一件事情可以把你从人间的底端弄到你像在天上一样,有时候又把你沉入到海底,有的时候把你弄到风口浪尖上。这一切你要容忍,要尊重,要学会包容。谁都有错误,谁都会犯错。一个菩萨就是要帮助别人,尊重别人,包容别人。所以如果你经常去敌视他人,看见这个人很讨厌,看见那个人很讨厌,像仇人一样,那你这一辈子心中就结怨,结仇,结瞋恨,你永远解脱不了的。所以慈悲每一个众生,谦虚地、恭敬地礼敬众生。你对别人好,别人一定会对你好。尽量去帮助别人,心中要坦荡,让别人理解你的幸福和理解你的苦痛,你的心中会像高山大海一样。高山,有靠山;大海,心胸的宽广。做人处世要学会低调,一定要低调,懂得退后和忍让,不跟别人争。谦虚去除太多的欲望,就是要学会谦虚。你看我们人为了欲望才变得不谦虚,我们人因为有太多的欲望才变得不朴实,不能安静下来。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他一定会变得非常地朴实。你在单位里,你不想去争什么领导位置,什么总经理,跟人家去搞,你说说看,你是不是变得很安静、很朴实,大家都喜欢你?如果一旦你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大家都觉得你这个人为名为利,都觉得你不谦虚,没有那种祥和的姿态,跟别人没有祥和。祥是什么?非常安详。 慈悲众生,如来显现。你一个人如果帮了别人的话,你心中的佛就显现了。你去看帮别人的人,他是不是像佛在心中一样,从未离开过。所以佛性依然恒在。佛性依然恒在,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良心要有,你永远不会去伤害别人。一个人有自己的良心,至少一点可以考虑到,就是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所以要懂得这些道理。我们人不能完全明白,我们在人间所做的事情,就是像师父刚才讲的,人怕不知道自己做错啊。这句话非常有哲理。人很害怕,我会不会做错啊?其实人很可怜,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你说谁想做错事情啊?问题就是做错事情的时候,他不知道啊。所以希望别人要原谅他们,要理解别人啊,不要墙倒众人推。 所以师父跟你们说,佛法里边讲,空性中无人相。空性中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即一切相。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什么都得不到,什么到最后都没有的这个环境当中,你为什么还要执着于“我的”?那个是我的,这个是我的,到最后哪个是你的?什么都带不走,什么都不是你的。家也不是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老婆也不是你的,对不对啊?你都无法控制的事情就不是你的。我们说,你在人间如果能够控制一些事情,那么可能这个事情是你的。你现在能控制什么?你们告诉我。你们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情,你们连马路上走路你都不一定知道,你今天还活得到明天吗?很多人被车子一撞就撞死了。现在在全世界几百万人,相当于800万人要一年死亡,死在车轮之下,车祸。所以我们现在做人学佛,一定要放下一切相。这个东西不是我的,没关系,我不要;那个东西放下。这个东西有了就有了,没有就不要了,无所谓的。那么你这样就会远离众生相。人家要,我不要。你们想想看,如果你在单位里什么都不跟人家争,你说你这个人人缘好不好?对不对?你什么都要跟人家争,你说你这个人在单位里人缘好不好?人家看见你就讨厌了,什么都要,单位里发劳动用品,多要几副手套也好的。你想想看,一个人到了什么程度了。 觉海无是非,你觉悟的海洋,你进入觉悟了之后,有什么是非的?什么叫对,什么叫错?没有对错了,所以叫觉海无是非。缘生缘灭的我,我们缘分来了,“我”生出来了,缘分没了,这个“我”又没了。举个简单例子,缘分来了,你有“我”成为丈夫了,你有“我”成为了太太了。缘分没了,你还是原来的你,他还是原来的他。离婚之后,他还是他,你还是你。你们在一起,变成“夫妻”这两个字,那就是缘生了,生出这个缘了。等到你们离婚了,这个缘分又灭度了,就没有了。有什么缘?你今天在这个单位里边,你可以说,跟大家同事都是缘分。等到你离开了这个单位里了,你有什么缘分?没了。所以大家都是同事,曾经有过一场,曾经是我的同事而已。所以缘生缘灭的我,就是仿佛是一片浮云。你想想看,是不是浮云?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好执著的?我不开心了,我难过了,我要做这件事情,他们不同意了,我就是这样,我从小就是这样。你说可怜不可怜,还能活几年呢?这种执著就像小时候在幼儿园里,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你还要吗?现在给你啊,送给你你都不要,幼儿园的玩具。那个时候我们把着,这是我的,不给别人。所以一切都是浮云。浮云就是会动的,如无边无际的虚空。大家想想,人有时候睡在床上,真的觉得自己像空的一样,什么都没有的。你就是一个人睡在一个床上,当你在睡觉的时候,你会觉得一个人孤零零的,就像虚空当中一片浮云,又觉得是一艘小舟,一个船一样的。只是生命把你一会顶到了这个顶端,一会又把你抛到谷底。人生就是觉海一舟,觉悟海当中的一个小船啊。随缘而生,随缘而灭。今天爸爸妈妈把你生出来了,这个缘分生起了,这个“我”字,名字随便改的,这个“我”是谁?等到你死的时候,你就这个缘分灭了,你又有什么呢?没了,结束了,随缘而灭了。所以人要想通,一生海阔天空。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广播讲座
白话佛法
随缘心
1月29日
0
84
2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