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佛教故事 下的文章 - 心灵之光
首页
推荐
心灵之图
Search
1
【修心是要把自己修上去,不是要做领导】Zongshu20200829
256 阅读
2
【東方臺制作】娑婆世界最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视频合集)
229 阅读
3
【今世的逆缘 都是前世造业所致 | 梦见贪图功名利禄的人被鬼看不起】
184 阅读
4
视频 | 博客专题【纪念伟大的慈母观世音菩萨诞辰日】
178 阅读
5
【经常胡思乱想怎么办】Wenda20130714A
174 阅读
默认分类
法会
完整开示
精彩片段
共修组提问
看图腾
节目录音
问答节目
图腾节目
特别开示
观音堂开光
素食分享会
周六联谊会
大日子开示
师父小妙言
珍贵视频
白话佛法
广播讲座
视频开示
《白话佛法》十二
新加坡共修
2022 专题
2023 专题
2024 专题
2025 专题
220506 缅怀佛陀
230113 平安吉祥迎新春
240101 佛光普照迎新年
240226 八正道
241118 控制杂念
241125 人生八苦
241202 远离对名的执着
241209 情债
241216 用圆满的心平衡世间的不完美
241223 性格与生肖
241230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250106 家和万事兴
250113 守护自己的气场
250120 喜迎新春
250203 学佛修心的目标
250210 无常是人生的真谛
250217 改变习气 调整思维
250224 念经是学佛修心的重要环节
250303 中庸处事是智慧
250310 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和对治方法
250324 心经的深意和妙用
250331 承认错误 可以消业障
250407 五大法宝的力量
250414 学佛人如何面对经济困境
博客内容
同修分享
解答来信
专题开示
佛教故事
震撼视频
禅心妙语
登录
找到
2
篇与
佛教故事
相关的结果
2025-02-12
佛教故事:金龙和白龙
GuShi图片 后退15秒 快进15秒 世尊(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在广度有缘众生的时候,因为佛陀到人间好几世,在有一世中,佛陀与阿难尊者分别转生 金龙和白龙,佛陀是金龙,阿难是白龙,一起生活在大海里。有一天,白龙非常无聊地对金龙说:“我们共同在海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海里的所有景观,我们都看遍啦!我们俩一起上陆地去玩玩好吗?”金龙就告诉他:“你要知道,陆地上的人经常爱惹是生非,有不少恶习,招惹不得他们。我们就老老实实待在海中吧,别轻易上陆地了。”白龙灵机一动说:“这没关系,我们可以化做小蛇。如果路上没有人注意,我们就在大路上,一旦遇到行人,我们就在路边的草丛里隐蔽起来。别人不会发现我们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啦!”金龙想了一想,“好吧!不过我们还是要谨慎一些!”最后,两条龙决定一起到陆地去玩。他们飞腾出海,化做两条小蛇登上了陆地。刚爬行了不久,遇到了一杀毒蛇。毒蛇看到两条小蛇之后,起了恶念,想吃了他们,然后毒蛇吐出毒沐,要加害他们两条化做小蛇的龙看到毒蛇的凶相,白龙大怒,跟金龙说:“它以为它是谁啊?我可是高贵的龙啊! 难道我们还会怕小小的一条毒蛇吗?看,我把它弄死!”金龙急忙制止同伴说:“你是有修养的神龙啊,应当赦免尘世的愚味,要宽恕他们,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我们上岸之前不是约好的不要去碰任何人间的东西吗?”白龙听了只好接受,但是心里念忿不平,但还是放弃了要除掉那条毒蛇的念头。金龙接着说:“贪欲为狂人,没有仁义心;嫉妒欲害爱,唯默忍为安。”一个有贪的欲望的人,“我要这个,我要那个”,这种是狂人,太狂妄了。“我能行”,有多少人说自己能行,最后不行的。你们年轻的时候,你们也说过你们行的,很多都不行了。“贪欲为狂人,没有仁义心”,这种狂人没有仁义礼智信的心,慈悲、善良的心。他为了一点儿欲望,可以害别人,可以伤害别人,所以叫“没有仁义心”第三句最有意思,“嫉妒欲害爱”,什么意思?如果一个人经常嫉妒别人,你会害自己失去很多的爱。那么怎么样能够解决呢?只有忍耐、忍辱才能平安。其实这种都是对我们人间非常有好处的。所以一个不嫉妒别人的人会得到别人的爱。一定要记住,像这种真的很重要,不要去嫉妒别人。 你不嫉妒别人,什么事情都跟人家随缘,人家都很爱你的。“无所谓”“没关系”“你多吃点儿”“你少吃点儿”。你没有爱,人家不会爱你。爱的人一定是很随和的人。一个人被大家都爱,这个人很随和。这个人大家都恨他,他一定很嫉妒别人。在回大海的路上,金龙继续跟白龙劝导:“我们化身为小蛇,如果刚刚和毒蛇硬碰硬,不菅哪一方,都可能造成给对方的伤害。”一定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不管什么情况,学会忍耐。有的时候看见烦恼也是,赶快啊,看到烦恼,让烦恼留着,我走了,我不理这个烦恼。烦恼你一把它带在身上,你就越来越烦了,它会变的。 所以要学会忍耐,忍那些不能忍之事,就是圣戒啊!圣戒是什么,就是忍人所不能忍。人家不能忍耐的,你能忍下来,你这个人就是圣人。很多人就是要个面子,不是圣人。 当时那条要想伤害金龙和白龙的毒蛇,还好没跟它打,你们知道这条毒蛇也有来历的,它是谁的前身知道吗,提婆达多啊!你们现在不要打来打去,搞来搞去,你跟吵的那个人,说不定他的前世,你都不知道他是谁,你都不知道他的来历、他的身世。希望大家好好学佛,好好修心。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2025 专题
新加坡共修
250217 改变习气 调整思维
佛教故事
随缘心
2月12日
0
106
4
2025-01-07
佛陀故事:我们比牛高明多少
GuShi图片 佛陀当年2500年前在人间的时候,经常借助人间的普通的生活例子开示他的弟子,讲授佛法。 佛陀在罗阅祗国的竹林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他接受了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之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个人赶着牛群回城。牛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以牛角互相抵触。佛陀见到这个情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语:“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性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到竹林精舍之后,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 佛陀告诉阿难:“在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回城?”阿难回答:“是的。” 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人家,原本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这些牛健壮肥美,屠夫雇人天天牧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让牛吃最好的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地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牛角相交。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地无知,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佛陀接着说,“不仅仅这群牛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懂得无常的道理,执著地认为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的时候,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死死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 人有时候对于这个世界大宇宙的理解,没有大智慧就解脱不了。 比方说,澳大利亚这次烧掉了几千户人家,每一户人家家里都是装修啊,今天搭出一个小棚棚啊,明天装修一个卫生间啊,厨房弄得漂漂亮亮啊,房顶再重新油漆啊,一把火就没有了。他以为这个是他的家。人总是对宇宙间,对人活在的这个世界的认识不足。 佛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人并不比牛高明多少。这也是人的一种悲哀。 我们每天还要吵架、争,有时候为了一句话想不通,为了一件事情难过半天,为了一件事和别人争、夺,没有想到说不定哪一天你早上醒不过来就没了。好好活着!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
250106 家和万事兴
2025 专题
新加坡共修
佛教故事
随缘心
1月7日
0
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