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新加坡法会开示20150412
其实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一个事物--在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物,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对错与好坏,要用一颗慈悲的心去包容、去接纳人间的一切事情 。(掌声)
有两个七岁的小孩子,一个叫小刚,一个叫小军,他们都是好朋友。小刚家里比较穷,他的父母亲都是工人,他还有5个兄弟姐妹,都是打工的;小军没有兄弟姐妹,爸爸是个心理医生,小孩子条件就很好。两个孩子,从他们的境界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人生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小刚到小军家里去玩,小军的父亲下班之后看见这两个七岁的孩子在看一本图画,这本图画上面是一只小兔子坐在餐桌边上哭,兔子妈妈板着面孔站在一边。这个时候,小刚看了说:“小兔子因为没有吃饱,家里又穷,没有吃的东西,所以他哭了,而兔妈妈看到之后也是这么难过。”小军听他讲完之后说:“不是这个样子的,小兔子才不是没有东西吃呢,因为他不想吃,而兔妈妈非要他吃不可。”小军的爸爸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不要争了,你们都对。”
这个小故事告诉大家,看待人生,因为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你是穷人家养出来的孩子,世界上任何事情你都把别人看得很穷;你是富人家的孩子,你把别人都看得很富有。实际上就是说, 绝对不能以自己衡量事物的标准去分析任何事物的对错。学佛人不能让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别人的某一件事情的观点上 。去度别人,你是开悟的,你跟别人说:“你知道吗?心灵法门就是好啊,观世音菩萨很灵啊,你知道小房子烧下去……”对方说:“什么小房子啊?”“哎呀,你怎么还不懂?我告诉你……”“什么?我没看见我不相信啊!”“你不相信你有报应的!”“什么报应啊?”“你再这么讲,你下地狱啊!”好了,别人以后还会学啊?你不能拿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可以的”,就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人的心不能因为境而转,不能因为别人的不知而让你自己变得更加无知。(掌声)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