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27日 第80集 忍辱是一种力量
接下来跟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佛陀时期,在舍卫城的郊区, 有一个果园里住着一位比丘,就是一个和尚,名字叫做伊估达 那。这个伊估达那比丘,他只能熟记一首佛陀所教的偈颂,也 就是偈语,但是他彻底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每次他读完这首偈 颂,果园里虽然没人,但是那些树神就热烈地鼓掌和称赞,这 就是你们看不见,听不见,但是有功能的人,古时候有很多人 都有神通的,他们就能听见。
有一次,有两位博学多闻,并且常常说法的比丘,这两个人到 处去说法,他们带着一群徒弟经过这个果园。他们就问伊估达 那比丘,你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说法,会有人来听法吗?这个伊 估达那很老实,他就说:“果园的树神他们听了我讲的,还都 会鼓掌称赞。”这两位比丘心想:“你在说什么”,他们就在 园中,既然你说树神会,那么我们也来讲讲看。在园中说法, 在这个果园里边说法,这两个人平时就很会说,到处去弘法, 这个叫舌粲莲花,就是舌头,这个舌巧像莲花一样,讲了很多很多,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过去为什么人家说这个人讲法 讲得好,滔滔不绝,你看看长江的水,或者像江河海水,一浪 接一浪,他不会停掉的,讲得很好。
讲完之后,没想到果园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连树叶 落地的声音都没有,没有声音的。他们一想,你不是说树神会 鼓掌吗,怎么没有?“来来来,伊估达那法师,请你来说法吧”, 这个伊估达那法师,他就会这么一首偈颂,他又开始讲了,他 一讲完之后,这个果园里一如往常一样,响起了噼噼啪啪的掌 声,并且大声地叫好。这个时候,这两位比丘的徒弟们,他们 就也听见了,因为过去的比丘都有一点神通的,他们觉得这些 树神有些偏心,你看对伊估达那怎么这么好,他就讲了这么一 点点,而我们讲了这么多,他们感觉到他讲得这么平常,一点 都没讲得怎么,为什么(对)他们没有鼓掌,为什么对伊估达 那法师,他就鼓掌了呢?
后来佛陀听到了这件事,他就对弟子们说,佛陀就说:“比丘 们,我不认为听了许多经典,常常说法的人,就一定精通佛法。” 佛陀讲的,不是说你今天常常说法,你就一定精通佛法,相反 的,虽然听得不多,但是却能体会真理,就是理解,而且经常 保持正念的人,才是真正精通佛法的人。所以从佛陀的开示, 就让我们知道佛法的核心,在于你要亲身体证,就是师父跟你 们讲这么多,你们自己要去体悟的,师父叫你们念经,念了吗,念了之后好不好?好,有效果吗,有,这叫体证,你们看看, 每一次法会,前面有很多佛友上去做心得,都是他们的体证。 你看他们讲得这么好,自己家里的亲人怎么样身体变好的,师 父又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他们亲自体证的,能够让台下这么 多的观众一起鼓掌,感恩他分享,就是让我们知道,学佛人要 保持觉性,要活在当下,也就是说,要真正地能够理解佛法。 实际上你就是在行佛,你念了再多,你什么都不懂,你没有受 用,你没有让佛法让自己受用。
所以很多人经常打进电话跟师父讲,“师父,我念了几千张啊”, 你用心了吗?你有感恩心吗?你有体悟之心吗?你不是赶时 间,赶张数,你要用心,而且要护持着佛法地用心地来念,你 才能成功。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亲自去做, 不要完全听别人讲,要验证、要体证、体悟。在生活当中我们 人烦恼不断,所以学佛也要念经来改变,要体悟。我是不是念 了这个经之后,我的情况改变了,人不能离开社会这个群体, 所以想改变就要与人为善。很多人连善都做不到,你叫他怎么 学佛,宽容大度地处世待人,尽自己可能的,在不伤害别人自 尊心的前提下,诚恳地慈悲地,用妙法去化解别人的烦恼,鼓 励他去改变。所以师父跟大家讲的道理就是说,你们尽可能地,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虽然自尊心要不得,但是他刚刚修, 你还是要给他面子的。
注:文字记录非官网发布,请以师父开示原音为依据